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書展買氣真的變差嗎?

我真的必須說, 發這類型的負面文真的是很糟糕的行為, 而且也很對不起有在看我的 blog 的讀者們, 讓大家陪著我陷在這種負面的情緒中. 可是對於那群沒道德, 沒良心, 沒水準的記者報導新聞一點都不中肯, 甚至頗有胡說八道的嫌疑, 我的火氣就冒上來了.

那今天我要咆哮的是什麼?

國際書展人氣熱 買氣卻流淚

台北書展》買氣流淚 5折拚流血

就是這個關於書展人氣, 買氣的消息, 根據我這個每天都去書展的人來說, 我想我講這個應該不會有人有意見吧!

起因是昨天同事過來我的位置旁.
"聽說這次的國際書展人很少?"

"呃...針對哪部份?"

"俄國館或是其他的區域."

"俄國館人不多, 沒錯, 會俄文的人太少, 所以那堆寫著俄文字的區域人不多. 可是其他地方, 擠的要死, 更別說是二館."

"新聞說國際書展人氣跟買氣都變差, 你覺得呢?"

我覺得......

原本我就是蓄意挑個上班日避免人潮的時間去書展的, 2/1 星期四那天, 也確實達到了這樣的預期, 不過卻在我們極將離開的時間, 大約是下午三, 四點, 真的不是我在說, 那個寬寬的 6 米還是塞滿了人, 只要遇到有人站在路中間發呆, 保證後面一定得大塞車, 而且除了第二組, 或是第三組, 後面的人還完全不知道前面的隊伍幹嘛不動了.

之後在星期五下午開始, 甚至是星期六, 我忘了我在我的書展紀實當中是不是有每天抱怨, 應該是沒有, 基本上這次的書展我還挺快樂的. 不過卻還是不能否認為了人潮, 我還真的是每天氣到很想爆走, 甚至是星期五去過二館後, 跟我家老爺說, 明天我絕對絕對不進來這個 "地獄".
...受到大環境不景氣影響,出版社去年已經過了冷冷清清的一年,閱讀人口流失衝擊台北書展。參展出版社均表示,今年人氣明顯大降,可能跟書展時間有關,展覽時間在月底,上班族還沒領薪水;過年前,學生沒有紅包錢;學測期間,許多考生不會來買書。...

是不是真的是因為 "大環境的影響, 所以出版社過了冷冷清清的一年", 我不是出版社, 我沒資格講, 可是回過頭看這個部份, 是不是每個出版社推出的書都值得被買來看? 看看丹布朗, 或是史蒂芬金, 甚至是 J. K. 羅琳, 有誰能告訴我他們的書賣的不好? 有人說過 "這是一個快速的時代, 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歡看長篇小說...", 所以如果長篇小說不看, 說說中短篇小說, 那些被譽為 "暢銷作家", 一如村上春樹...等, "暢銷網路作家", 一如九把刀...等的書成天掛在金石堂, 博客來, 誠品網路書局, PC Home 網路書店...等等的暢銷排行榜上, 難道不熱賣? 答案如果是肯定的, 那是不是這些書局拿數字在唬人 (我比較想寫騙人, 可是這字眼太嚴酷, 所以...), 若以上兩個問號的回答都是正面的, 回到最前面我所說的, 當某些出版社砸下大錢出版一本書, 過度的精美包裝, 彩色印刷 (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覺得現在的書很重, 砸在腳上跟精裝書有同等效果.), 卻毫無內容可言, 或是乏善可陳, 請問大環境都不好了, 哪個呆子會想花錢買? 那能不賠嗎? 以我來說, 自去年開始我也被變相的減了薪, 所以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亂買一堆看完就可以當垃圾的書或是看了第一本的前三頁, 就不自覺的有衝動想闔上書, 而後面那幾本就堆著吧! 的狀況, 每一本總在點下去的時候, 都已經在實體書局裡看過翻過, 確定我會想往下看了, 我才敢買. 若這樣的行為要被解釋成 "閱讀人口流失", "買氣下降", 那我也沒辦法.

至於領薪水這部份, 以我自己為例, 我已經算是常態性的去書展敗家, 所以到了今年, 我身上沒帶超過 1000 元的現金, 只有隨身的兩張信用卡, 所以不給刷, 那就不買了.
...尤其是動漫館,更是人山人海,不過,不少漫畫迷認為,今年的折扣不夠優惠,甚至比網路上還要貴,因此書展人氣旺,但買氣卻不如預期...

所以對於 "人氣" 這部份 , 無庸置疑的, 絕對是達到了爆滿這樣的定義. 至於買氣, 兩天看到二館的狀況也不像這麼樣的一回事, 我還有印象上星期四或五的晚間新聞, 一個記者訪問一個在二館排隊買書的小朋友, "請問你今天打算在那邊花多少錢?", 小朋友回答 "5, 6000 吧!", 這個數字連我這個上班族都還得思考一下才講的出來, 可是這小朋友, 頂多高中生吧! 講的臉不紅氣不喘, 毫不思考的就打算敗個 5, 6000 元. 這叫買氣差嗎? 那幾天現場一堆的現代孝子孝女忙著幫子女付錢, 然後蹲在黑貓攤位前包裝書, 都是假的? 一堆小孩子出了二館, 手上大包小包, 比隔壁那些去百貨公司購物的貴婦還像貴婦, 真不知道這 "買氣很差" 標準是定在哪裡......

大環境確實改變, 可是書展生態卻是持續這 5 年, 10 年來的型態, 不曾變過.

什麼是 "大環境"? 想想你我四周, 網路普及的現在, 誰還不曾在網路上買過東西? 我想大約 8 成以上的人都曾經這麼做過, 或是間接的做過. 看看現在金石堂, 博客來這些網路書局, 動輒常態性的 79 折, 更有每日 66 折這樣的折扣書, 當我每天都能這樣買書的時候, 試問一個早已養成閱讀習慣的人何必到書展去人擠人又要自己當牛的? 舒舒服服坐在電腦前, 滑鼠點一點, 訂單送出去, 過個幾天一小箱書就親自送到我手上了, 那還用的著去書展買書嗎? 自然買氣就減少了, 那去書展幹嘛? 就像我今年瘋俄羅斯, 所以每天去聽自己有興趣的講座, 看看平時不容易看到的異國書訊, 或是新書出版的訊息等等.

另外, 今年很多出版社的折扣都是大量性的折扣, 5 本以上, 或是幾千元以上才有近 6 或是 5 折的折扣, 問題是一家出版社有多到 5 本以上的書會讓人想買嗎? 或是除了動漫館外, 哪個攤位會讓人一次刷上數千元? 書展是以出版商為取向的攤位佈置, 這樣的情況下, 真正想購買的只有一本兩本, 在網路與現場同樣是 79 折的情況下, 自然少了許多讓人想掏腰包的動機, 所以景氣是因素, 卻非絕對.
...台灣東販營業部副理洪尚志說,今年買氣明顯偏差,同業們都表示今年業績滑落三、四成,只有期盼學測結束之後,人潮在周六下午、周日回流。

他感嘆,10年前賣書9折賣,5年前8折賣,2年前75賣,現在已經打到6折了,還是賣不出去,紙漿成本提高,但是國人荷包扁扁,書的價格不敢提高,買書的人卻還是變少。

十年前當網路不普及, 連鎖書局的貴賓卡, 一次消費數千元, 上萬元, 然後換一年的購書 9 折, 8 折, 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 所以遇到書展的 7x 折, 就算是 79 都覺得好低的折扣, 所以趁這樣的活動拼命買書, 買下一整年份都不奇怪, 可是現在, 如果你拿著貴賓卡告訴朋友說, "我這個可以買書 8 折, 你如果要買, 我的卡片可以借你.", 你可以試試看感情好一點的會不會先笑完了再講話. "我不用什麼卡, 加入會員就是 79 折.", 或是 "我是金石堂會員, 買書有紅利, 79 折再用紅利抵個 10 元." 當場 100 元的書變成 69 折, 300 元的書變成 75 折, 你的 8 折......噗! 別笑死人了!!

所以書展買氣下降, 請出版社檢討是不是自己出的書值得被買回家收藏, 請網路書局檢討為甚麼賣那麼便宜, 請圖書館, 租書店檢討為什麼這邊借/租的到達文西密碼, 請各位讀者檢討網路讓你我越來越懶, 原本在實體書店買書當練身體, 現在只剩下食指養的結實, 而中指因為滾輪長繭了.

今天, 同事一早看到我...
"你說的沒錯耶, 那些出版社都是一本, 二本是 79 折, 五本以上才 6 折, 或者是有些要購物滿 5000 元才打幾折或送一堆贈品."

"看吧, 記者的報導一點都不中肯."

"沒錯. 真的像你說的, 可是如果寄來的書是有瑕疵的, 怎麼辦?"

"我想我的運氣一直很好, 我跟金石堂或是博客來買書, 他們寄來的都很乾淨, 也沒有大到讓我抓狂的瑕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