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想講, 我後悔看這本書, 可是這很沒良心, 光是作者努力寫書, 譯者努力翻書, 出版社努力出書, 我還是得捧一下下, 譯者的文筆很棒, 封面做的很有想像空間, 紙張的磅數和其他書不相同, 整本書抱起來是軟的, 不像其他書籍硬梆梆, 翻開總怕會折到封面, 我喜歡這本書的整體設計.
只是這書的內容太不合理, 太理想化, 我甚至想問書中的內容是這位非白人作者的夢想嗎? wish 跟 hope 的差異?
當書中所有描述的條件全部具備, 我不知道在現實世界裡會有哪個人能夠有這麼大的勇氣與情感 -- 愛去接受這樣艱鉅的任務? 徹底的想否認在博客來上關於此書的書介 -- 溫情, 療癒, 親子..., 甚至是一些 blogger 對這本書的評價 -- 灑淚, 溫馨, 與茱莉皮考特的書或是其他類似題材的書相比等等, 光是茱莉皮考特, 這兩者的主題完全不能比. 不管是姊姊的守護者, 事發的 19 分鐘或是第十層地獄 -- 最後一本我還沒看, 以前面兩本書的題材來說, 那是很貼近現實世界的主題, 才是真正討論社會議題, 道德, 親子等等問題的. 可是在這本書裡, 太多的衝突與矛盾, 如果是當純小說來看, 或許還好, 若是將這樣的議題套在現今的歐美社會, 我不認為事情會是這樣的易解. 光是異族收養, 以美英兩國這樣對於白人是高高在上, 有色人種是次等人類的觀念下, 我不認為有誰能夠跳脫長久時間下來早已根深蒂固的窠臼, 尤其是在我閱讀此書的這星期裡, 同時也觀賞了 HBO 播映的街頭日記後.
是什麼樣的理由讓一個黑人女性能夠接納一個非己生的白人孩子, 而這個孩子卻是自己的摯友與未婚夫所有, 尤其當這名黑人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 接受著來自於外在環境對於自己自信的打擊後, 再面對背叛與不忠實的情感, 加上原本就不想要小孩的她, 如何能夠在一個小孩子空降進入他的生活領域後這麼快的接納?
以我來說, 我假使現在要小孩, 都還會猶豫再三, 拋開懷孕的九個月, 只要去想當小孩出生後, 我的重心必須繞著他轉, 吃飯, 喝水, 吃飽, 肚餓, 外出, 旅遊...等等, 我無法想像我自己的時間都將被剝奪, 只能以他為主, 而我自己...全部都歸為其次, 這對重視個人生活的我, 我的生活將徹底被改變, 這是多大的衝擊?
只要這樣想, 凱梅玲如何能夠這麼快的接受? 一個人對於 "母親" 這個角色認同與適應, 是從宣布懷孕的那一刻開始, 歷經九個月的調適; 對一個不曾打算擁有孩子, 面對自己過往成長過程中不順遂一面, 以及兩名摯愛的背叛後, 如何能夠快速的調適這份空降而來的任務與新的身分? 接納在自己的工作, 家居, 生活週遭內多了一個小孩 -- 必須被全天候關注的孩子, 他的衝突? 適應? 在歷經殘酷的事實後, 不聽任何人解釋的逃離原本居住的城市不想再面對摯友與前未婚夫這樣的事實下, 這樣迅速的轉變, 太不符合心理學上對於人性的解釋.
況且黑人母親和白人小孩, 這樣的組合在那個宣稱平等卻實質超不平等的西方社會裡, 兩個人的相處會不會有衝突? 因為這本書的設定是 5 歲的孩子, 如果是 10 歲進入到學校, 在同儕間與教育的影響下, 這兩個人還能像這樣這麼的協調嗎? 在閱讀這本書的這個星期看到街頭日記後, 我徹底的質疑美國對種族平等的教育, 雖然這本書的時空背景是在英國. 況且在兩年的收養過程中, 不管是社福單位, 校園, 或是其他與收養這過程有關的政府與非政府機構, 難道不會刁難這位黑人母親?
作者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 人與人之間的衝突都起源於各個人物成長過程中周遭的影響, 不管對週遭的善與惡, 人物的良善面都還在, 卻顯得太理想化, 依照凱梅玲的個性, 我會認為不管是對於前未婚夫或是即將收養的小孩, 他應該選擇的是繼續的逃避, 而不是回頭面對, 甚至不該有後半對於前未婚夫的藕斷絲連, 在那種明知不可能卻又抱持著希望的情況下, 導致又差點錯失一段真正屬於他的情感, 在我看來這本書充滿著不可言喻的不合理.
譯者的文筆流暢, 讓我讀來縱使不喜歡這題材, 卻仍想繼續往下看, 想知道凱梅玲的矛盾與衝突, 最後情感的歸向, 與泰根間的收養者與被收養者關係轉變與依賴, 雖然一直直想往後翻, 卻又怕錯過任一重要的環節, 不止書中人物矛盾, 連我都處在難以分化的矛盾中.
我發現我一直在從別人的腳步中踩地雷, 今年好幾本書, 都是一窩八竿子打不著的別人寫的太吸引人, 結果一腳踩進去, 發現別人身高 180, 我才號稱 160, 人家腿長搆的著地板, 我則是一腳踩空一臉栽進狗屎中, 還正中紅心, 只能在看完後開始懊惱, 不懂這些人是真的覺得好看, 還是附庸風雅的附和他人的想法, 看著 google 搜出的相關人士寫的相關心得, 懊惱, 納悶, 不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