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這幾天的辛巴威與蘇丹新聞風雲

這段時間來, 辛巴威與蘇丹兩國的名稱, 不時的出現在國際新聞的版面上. 我只知道辛巴威有著超乎尋常的通貨膨脹, 卻不知道原由, 也知道前陣子他們進行了總統大選, 辛巴威總統穆加比再一次當選. 可不管怎樣, 這對我來說都只是過眼的訊息, 並不會多加留意或是注視.

隨著日期的進展, 八大工業國高峰會議 (G8) 結束, 聯大會議上制裁辛巴威的案子遭中俄兩國否決, 俄新網上幾篇西方的抨擊以及俄羅斯外交部長的申言, 此時我才開始留意到這件事, 無獨有偶的, 是中國時報的國際瞭望專題上接連兩天的主題皆是圍繞在這兩個國家上, 這才促使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這兩個國家的訊息.

整體來說, 這兩起事件的導因都可以說是「西方國家企圖以某些手段干涉他國內政」所致, 英美等國再次想以制裁的方式來致使他國順服, 這是懲罰嗎? 關於決議草案上所稱的制裁是 --

該決議草案旨在對穆加比及其十三個政治盟友,祭出凍結資產、旅行禁令以及武器禁運措施。

-- 封殺制裁辛巴威案招致英美抨擊 俄羅斯反擊

我不認為這樣的制裁有意義, 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 制裁歸制裁, 到頭來真的要為惡的, 多的是管道可以獲得利益, 不說他國, 國內幾個躲在國外不回來受審的經濟犯就是絕佳範例.

七月初的新聞「國際瞭望:穆加比的錯…力圖保衛國家主權」 --

使人不能原諒西方國家的是:為什麼穆加比領導革命建立獨立的辛巴威後,大家那樣的讚揚他,只因為他實施的是溫和的經濟和種族政策,對白人支配的農業和工商業予以一定程度的容忍與保護。而從2000年穆加比推行土地改革,將白人農場主的絕大部分土地沒收,分配給退伍軍人和黑人貧民後,便立即對他發動攻擊,從解放者變成獨裁者。

當4500名白人農場主佔有著國家75%的肥沃土地,700萬黑人農民只有不到25%貧瘠土地時,能不進行土地改革嗎?穆加比有什麼罪過?只因他違反了白人殖民者的利益,不符合帝國主義的利益而已。

穆加比自白人手中拿回土地給予自己的人民, 這有何錯? 自殖民時期開始, 白人以其優越的能力欺壓統治其他弱小的國家, 侵占資源, 欺凌人民, 這些白人沒錯? 黑人反撲又有什麼錯? 因非常時期, 本當就應使非常手段, 即使在那段討回土地的過程中, 穆加比動用武力強制索回, 我都不認為這樣是錯誤.

反觀, 從在八大工業國高峰會議上提到, 到聯合國大會, 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強權諸國逕自討論, 逕自決定, 這又是置他國人民於何處? 若是諷刺畫, 必定可見幾個代表萬惡西方, 高頭大馬的白人圍著象徵辛巴威的黑色小老頭兒, 企圖迫使他才當選, 卻必須應他們希求而下臺, 這種鴉霸的行為像極了台灣新聞上出現的很頻繁的校園類新聞, 幾個穿著是國中制服的高大學生欺壓一個瘦小的學生, 這也有個名詞可以形容, 「霸凌 (bully)」!!

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所說:「反對動不動就以制裁來干涉他國內政,是中國一貫立場。」

美國學者哈斯8年前為美國國會作了最詳盡的調查後斷定,制裁是一種非常鈍的工具,本來要削弱某政權地位,結果是鞏固了其地位。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也說,制裁是一種鈍得甚至適得其反的工具。英國《泰晤士報》有篇文章說,制裁是懦夫發動的戰爭,這也許有點道理。

-- 國際瞭望:美英制裁辛巴威案失敗原因

徹底贊同這段話, 由新聞上可證, 制裁往往達不到真正的目標, 受苦的始終是人民. 這也顯現西方諸國對辛巴威大選結果是窮途末路, 無計可施, 原以為制裁此路可行, 卻沒料到俄羅斯與中國投了否決票, 除了出言指責俄羅斯外, 另而在蘇丹問題上下手, 不過端看這幾日的新聞, 起訴蘇丹總統這件事卻只見粗糙, 只見西方諸國的意氣用事, 幼稚.

渲染達富爾種族衝突最離譜的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幾乎到了毫無理性的程度,說達富爾已死了30萬人,但聯合國說根本沒有這種統計,BBC又說有百餘萬人流離失所,而事實是他們是遊牧民族,隨時移動逐水草而居,怎能說是流離?達富爾有中國「東風悍馬」卡車便說成是游擊隊的武器,但更多的日本豐田牌卡車卻是運輸工具。

-- 國際瞭望:起訴蘇丹總統有何內幕

達富爾位於蘇丹西部,當地的黑人與阿拉伯人因為歷史恩怨、資源爭奪而長期交惡,2003年2月衝突規模擴大,黑人反抗軍發動攻擊,喀土木當局動員阿拉伯人組成民兵「騎兵團」(Janjaweed)反擊。5年內戰下來,至少造成3萬人死亡、250萬人淪為難民。聯合國雖然與非洲聯盟合組UNAMID維和部隊,但軍力薄弱,收效甚微,本月8日還疑似遭到民兵伏擊,7名官兵陣亡。

-- 國際刑事法庭恐起訴蘇丹總統

連這樣一家有公信力的媒體也淪為政治工具, 還有什麼樣的媒體是可信的? 西方的媒體只一味的指責俄羅斯的否決, 並以此質疑他身為八大工業國夥伴的可靠度, 不同流合污竟然也成了錯, 卻不見這些國家去指責中國? 只因為他在國際上的地位日趨重要, 所以不敢得罪? 口口聲聲稱人權, 卻種種行為與人權背道而馳.

新聞資料 --

[2008-07-17] 國際瞭望:美英制裁辛巴威案失敗原因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700454,00.html

[2008-07-16] 國際瞭望:起訴蘇丹總統有何內幕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600439,00.html

[2008-07-15] 國際法庭通緝蘇丹總統 中國表達關切
http://news.yam.com/cna/china/200807/20080715589423.html

[2008-07-15] ICC起訴巴席爾 求正義棄和平?
http://news.yam.com/tlt/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254.html

[2008-07-15] 國際法庭檢察官要求逮捕巴席爾 蘇丹拒斥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062.html

[2008-07-15] 焦點人物:蘇丹總統巴席爾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056.html

[2008-07-15] 軍援蘇丹? 陸媒批外媒存心找碴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china/200807/20080715580141.html

[2008-07-15] 非盟反對起訴蘇丹總統 指將引起政變和混亂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155.html

[2008-07-13] 安理會否決制裁辛巴威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300266,00.html

[2008-07-13] 國際刑事法庭恐起訴蘇丹總統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300265,00.html

[2008-07-13] 否決制裁辛巴威案 俄辯稱通過將創危險先例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3540948.html

[2008-07-13] 封殺制裁辛巴威案招致英美抨擊 俄羅斯反擊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3540965.html

[2008-07-12] 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制裁辛巴威案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2529722.html

[2008-07-11] 辛巴威朝野重啟談判 安理會延後制裁表決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1509519.html

[2008-07-04] 荒涼非洲永遠的穆加比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070400159,00.html

[2008-07-03] 國際瞭望:穆加比的錯…力圖保衛國家主權
http://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0300485,00.html


2008-07-17

國際瞭望:美英制裁辛巴威案失敗原因

*2008-07-17
*中國時報
*【本報訊】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700454,00.html

美國所提制裁辛巴威案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表決時,有9國投了贊成票,那是美國、英國、法國、比利時、義大利、巴拿馬、布基納法索、克羅埃西亞、哥斯大黎加,按說9票是正好通過的必須票,但是中國、俄羅斯、南非、利比亞、越南投反對票,印尼棄權,而由於中俄都享有否決權,所以提案被否決,把美國氣得跳腳。

美國何以生氣呢?它覺得是被俄國耍了,因為在之前的「八國集團」峰會中,各國領導人表示將針對辛巴威政府官員施加制裁,俄國總統梅德維捷夫並沒有提出異議,因此西方包括英、美兩國認為俄羅斯已改變了以前不同意制裁的立場,因此美國駐聯大代表哈里札德很有把握案子會通過。

美英的估計是:中國不會投否決票,北京奧運舉行在即,中國投鼠忌器,不會因此得罪西方國家,何況辛巴威現在並非中國視為必須深交的國家,中國棄權就既可不得罪西方國家,也可向辛巴威交代。而美國代表更確定的是,如果俄國不投反對票,中國就可能棄權,因為中國投否決票的情況並不多見,往往是在涉及台灣問題或是安理會要對某些國家動武時方投票反對的。因此爭取俄國最重要。

但這估算顯然錯誤,正如中國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所說:「反對動不動就以制裁來干涉他國內政,是中國一貫立場。」顯然中國的外交自信已非昔比,它對辛巴威一案的反對較俄國尤甚。

美國學者哈斯8年前為美國國會作了最詳盡的調查後斷定,制裁是一種非常鈍的工具,本來要削弱某政權地位,結果是鞏固了其地位。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也說,制裁是一種鈍得甚至適得其反的工具。英國《泰晤士報》有篇文章說,制裁是懦夫發動的戰爭,這也許有點道理。

2008-07-16

國際瞭望:起訴蘇丹總統有何內幕

*2008-07-16
*中國時報
*【本報訊】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600439,00.html

海牙國際刑事法庭一位名叫奧坎波的法官起訴了蘇丹總統巴希爾,說他犯了種族大屠殺罪,這件事據說美國是幕後支持者,所謂「種族屠殺」一直是美國批評蘇丹政府的理由,但以前連伊拉克的哈珊都未被起訴,為什麼要起訴巴希爾?有一種說法說時機是個關鍵,其一是:蘇丹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好,中國必然在聯合國支持蘇丹,但北京奧運舉行在即,中國如大力支持,正好為以蘇丹達富爾地區問題作為抵制奧運者一個好的攻擊藉口,所以這是一石兩鳥;其二是:在制裁辛巴威問題上,中國與俄羅斯於聯合國安理會投了否決票,使英美兩國的提案失敗,英美大為惱火,便在蘇丹問題上作文章以為報復。

但拋開時機論不說,國際刑事法庭有權起訴某個國家的元首嗎?刑事法庭是根據《國際刑事法庭羅馬規約》而設立的,理論上講,不論國家元首或其他官員都可起訴,但是蘇丹政府提出異議,說蘇丹根本沒有簽署《羅馬規約》,不構成刑事法庭的成員,所以法庭無權起訴蘇丹的公民。

但有權起訴否還不是重要問題,問題是這樣一來,對蘇丹的達富爾地區會造成什麼情況?連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都十分擔憂,他說:「這將給蘇丹的維和行動和政治進程帶來極為嚴重的後果。」「非洲聯盟」、「阿拉伯聯盟」與「伊斯蘭會議組織」也對此表示擔憂。連美國前蘇丹問題特使納齊奧斯也說,這將使蘇丹領導人更不妥協,如果蘇丹政府關上妥協的大門,那會嚴重阻礙和平努力,蘇丹如實現不了政治穩定,就可能走上索馬利亞、盧安達、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道路。因為巴希爾及其支持者必將會加強對權力的控制,這就可能發生廣泛的暴力和流血衝突。

聯合國已指示駐蘇丹特派團多儲備必需品,周末不要去市中心。聯合國駐蘇丹官員說這真是諷刺,國際刑事法庭是聯合國支持的,而卻又擔憂法庭的作為影響了維和工作,實際上這將使聯合國工作團人員及無數達富爾人陷入嚴重威脅,而前幾天已有7名維和士兵被殺。

一名聯合國專家說,俄羅斯與中國不怕施壓,因為他們在解決達富爾問題方面遵守了聯合國的規定,西方現在這樣做扮演了搗亂的角色,不會給解決問題帶來幫助。

渲染達富爾種族衝突最離譜的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幾乎到了毫無理性的程度,說達富爾已死了30萬人,但聯合國說根本沒有這種統計,BBC又說有百餘萬人流離失所,而事實是他們是遊牧民族,隨時移動逐水草而居,怎能說是流離?達富爾有中國「東風悍馬」卡車便說成是游擊隊的武器,但更多的日本豐田牌卡車卻是運輸工具。

2008-07-15

國際法庭通緝蘇丹總統 中國表達關切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7-15 18:02

http://news.yam.com/cna/china/200807/20080715589423.html

(中央社記者周慧盈北京十五日電)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庭日前以種族屠殺等罪名起訴蘇丹總統巴希爾。與蘇丹友好的中國今天對此表達關切與憂慮,表示希望國際間能透過協商來解決分歧。

海牙國際刑事法庭(ICC)十四日正式起訴巴希爾,主要罪名是巴希爾為蘇丹達佛地區三萬五千人遭種族屠殺的主使者。這是ICC首次起訴現任國家元首。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下午在例行記者會針對媒體提問做了回應,指中國政府對此嚴重關切與憂慮。

他說,「國際刑事法院的有關決策應該有助於維護蘇丹局勢的穩定和達爾富爾(達佛)問題的妥善解決,而不是相反。」

劉建超認為,當前達佛地區局勢正處於敏感而且關鍵的時刻,希望國際間能透過協商來解決分歧,避免為達佛地區問題增加新的複雜因素與干擾。

至於媒體指蘇丹駐聯合國大使表示,蘇丹可以聯合國駐達佛維和人員為人質以反制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的判決一事,劉建超表示消息有待證實,並指希望國際維和人員的安全能有所保障。

此外,劉建超宣布,一百七十二名中國維和部隊明天將啟程前往蘇丹。至此,中國赴蘇丹維和人員總計達三百一十五人。

ICC起訴巴席爾 求正義棄和平?
自由時報╱自由時報 2008-07-15 06:01
編譯羅彥傑/特稿
http://news.yam.com/tlt/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254.html

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ICC)以主導達佛暴行罪名起訴蘇丹總統巴席爾,使得蘇丹國內和平進程蒙上陰影,更讓和平與正義兩大原則再起衝突。

南北內戰打了50年
兩百萬人死亡

身為非洲最大國,蘇丹內部衝突不限於達佛一隅,包括東部、南部,甚至跨界至非洲鄰國境內。蘇丹北方多為回教徒,而南方多為基督教,南部與北部自一九五五年起開始爆發的內戰,直到二○○五年才透過簽訂和平協議而落幕。該紙協定納入民主轉型條款,並規定在二○○九年以前舉行二十三年來首次的自由選舉。撇開達佛五年半來的衝突不論,南北內戰已導致二百萬人喪命,消耗高達數十億美元的人道救援物資。歷經十年和談與國際調解,才催生此一和平協定。

起訴巴席爾
恐損及派系和解希望

雖然協定的落實迭有阻礙,但最近才因為北方部隊撤離南部、有爭議的產油區亞伯葉區歸屬達成共識及完成敏感的人口普查,而出現新進展。起訴巴席爾為達佛難民爭取到正義,卻可能讓和平解決蘇丹內戰的最後僅存希望破滅。

被派往蘇丹的前任美國特使納齊歐斯說:「這個(蘇丹)政權現在將避免任何妥協或弱化其本已式微的地位,因為他們如果被迫下台,將面臨被ICC審判的命運。」

巴席爾的聯合政府主要夥伴、前南部叛軍「蘇丹人民解放運動」,雖主張配合ICC調查,但檢方起訴巴席爾,將使該黨面臨是否繼續留在聯合政府內的兩難,如果和平破裂,可能使蘇丹淪為另一個索馬利亞。

不過也有分析家樂觀認為,以賴比瑞亞總統泰勒遭國際刑事法庭起訴亦未損及當地各派系和解為例,認為對蘇丹和平影響極微。他們指出,ICC起訴之舉可能震撼巴席爾及執政黨,反使其推進部分已遭延宕或中斷的和平協定內容,或者交出其他已遭通緝的達佛戰犯,以換取從寬處理巴席爾遭起訴問題。

國際法庭檢察官要求逮捕巴席爾 蘇丹拒斥
法新社╱樊劍萍 2008-07-15 01:2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062.html

(法新社喀土木十四日電)蘇丹政府的一位發言人,今天拒斥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提出逮捕總統巴席爾的要求,他並揚言,假如此一爭議送交聯合國,蘇丹將採取進一步「反應」。

政府發言人歐貝德接受法新社記者訪問時說:「現在我們反對國際刑事法庭,並且拒絕國際刑事法庭的任何裁定。」

當記者詢問,蘇丹政府是否會對聯合國採取特別的反應時,歐貝德回答說:「現在我們反對國際刑事法庭。假如國際刑事法庭將此事轉移到聯合國,我們將會有新的反應。」

歐貝德拒絕對此詳細說明。

由於此一事件可能引發強烈的報復行動,因此若干西方國家大使館已勸告國人除非必須,否則不要前往蘇丹,聯合國也提高安全警戒的層級。

西方國家擔憂,蘇丹可能將達佛區聯合國領導的維持和平部隊或是援助團體驅逐出境。西方國家已經擬訂準備撤離的緊急應變計畫,大使館今天通知非重要的工作人員留在家中。

焦點人物:蘇丹總統巴席爾
法新社╱陳昶佑 2008-07-15 01:05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056.html

(法新社蘇丹喀土木十四日電)蘇丹總統巴席爾是首位遭到國際刑事法庭點名為戰犯的在任領袖,這位職業軍人出身的總統,性情易怒而頑固,他在十九年前發動政變奪得政權。

蘇丹是非洲最大的國家,因為半個世紀的獨立戰爭而四分五裂,在巴席爾統治下的蘇丹具有幾項特色,包括回教主義再起,與南部地區時戰時和,與西方國家衝突不斷,達佛地區更陷入苦戰。

蘇丹分析家德瓦爾說:「身為賈里部族的成員,身為一位軍官,身為國家元首,巴席爾非常的自豪。」

他說:「當他覺得受辱時,他常常會爆發憤怒的反應,最明顯的就是他常常口出狂言。」

國際刑事法庭檢察官莫瑞諾─歐堪波今天指控巴席爾策劃種族屠殺行動,企圖清除三個種族,要求以種族屠殺、違反人性罪與在達佛發動戰爭罪等罪名,針對巴席爾發出拘捕令。

巴席爾拒絕與國際刑事法庭合作,也不願交出因疑似涉及戰爭罪而遭到通緝的官員。他上個月告訴聯合國大使,有人針對蘇丹展開「邪惡行動」,意在敗壞蘇丹的形象、傳統與價值。

現年六十四歲的巴席爾,一九八九年六月三十日發動不流血政變,推翻甫成立三年的民選政府,當時他獲得「全國回教陣線」全力支持,該黨由提拔他的杜拉比領導,如今杜拉比已經式微。

巴席爾上台後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暫停憲法,並且解散國會與所有政黨。

巴席爾的政府隨後採行較激進的回教教義與回教律法,讓南部地區的基督徒與泛靈論者,以及北部許多在英國統治下長大的阿拉伯精英感到不滿。

巴席爾與杜拉比建立「人民防衛軍」,佈署在南部地區針對「異教徒」發動聖戰,而這更延長成為非洲最長的內戰,直到二零零五年簽署和平協議才落幕。

不過巴席爾在向過去的游擊隊宣傳權力分享憲法,為「全面和平協議」開啟民主改革道路上,卻讓批評他一向最力的人,都相當驚訝。

巴席爾一九四四年出生於喀土木北方一百公里阿拉伯核心地帶霍希班納加的農村家庭,少年時即從軍。

他的軍階迅速攀升,一九七三年以阿戰爭,他投身埃及軍隊。後來他曾擔任駐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武官、衛戌指揮官,以及裝甲傘兵旅旅長。

一九八八年,在喀土木政府與「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戰最高峰,他被任命出任第八旅指揮官,派駐在南部,而當地咸認設備相當缺乏。

當時軍隊內,尤其是軍官之間,對於蘇丹總理馬帝的統治相當不滿,出任指揮官讓巴席爾能親眼見到戰況。一年後,他發動政變。

巴席爾幾乎肅清所有的高級將領,並與杜拉比透過「革命指揮委員會」與救國政府進行統治。

一九九三年,他解散了革命指揮委員會,並且宣布出任總統,一九九六年時,他首度「當選」總統,不過外界咸認這場選舉舞弊。

蘇丹上一次大選是在二零零零年舉行,遭到反對黨杯葛。巴席爾獲得百分之八十九點五的選票,連任成功。

巴席爾政府一九九零年代,曾提供蓋達組織首腦賓拉登掩護達五年,而這位西方國家頭號通緝要犯就是在蘇丹加強他的恐怖網絡行動。

巴席爾擔任總統期間,最重要的事件就是帶來慘重傷害的南北衝突,在二零零五年簽訂和平協議前,二十一年來的戰火造成一百五十多萬人死亡。

蘇丹一九九九年開始出口石油,雖然遭到美國制裁,但在阿拉伯國家、中國、印度與馬來西亞的投資下,仍享有基礎建設與房屋興建的蓬勃發展。

蘇丹自一九九三年起持續名列美國的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儘管簽訂全面和平協議,達佛衝突仍讓蘇丹政府遭到國際社會批評。

美國說,達佛地區正發生種族屠殺;蘇丹政府軍及阿拉伯民兵聯手對付分裂的部族游擊隊,現在雙方的衝突也變得越來越混亂而複雜。

聯合國說,在戰爭、飢荒與疾病等影響下,高達三十萬人死亡,五年衝突中超過兩百二十萬人流離失所,但巴席爾政府聲稱,死亡人數為一萬人。

軍援蘇丹? 陸媒批外媒存心找碴
中時電子報╱亓樂義/台北報導 2008-07-15 03:33
http://news.yam.com/chinatimes/china/200807/20080715580141.html

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十三日證實,中國向蘇丹政府提供軍用卡車和培訓其飛行員,違反聯合國的武器禁運決議。大陸媒體昨天反批,這則報導「存心找碴」,有人想以達富爾問題抵制北京奧運會。

一位不署名的中國軍事專家對《人民日報》社主辦的《環球時報》說,BBC披露的「東風」型卡車,係軍民通用的後勤裝備,不能算武器。在達富爾地區,不論蘇丹政府、警察、維和部隊乃至反政府軍,都使用日本豐田生產的皮卡(Pick-Up)貨車,不少車廂裡還安裝重型機槍,卻不見任何西方媒體揭露日本向該區提供軍火,顯然「別有用心」。

中國政府達富爾問題特別代表劉貴今稍早指出,中方不對「非國家實體」(指達富爾反政府軍)出售武器,僅向國家實體出售武器,且嚴格控制武器性能,數量有限,並有最終用戶證明,嚴禁出口武器轉運第三方。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馬振崗則認為,西方一直有人想拿達富爾問題,企圖抵制北京奧運會,目前距北京奧運會開幕不到一個月,這些人肯定不會善罷甘休,還會找機會挑起事端。

非盟反對起訴蘇丹總統 指將引起政變和混亂
法新社╱張佑之 2008-07-15 05:2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5580155.html

(法新社坦尚尼亞三蘭港十四日電)非洲聯盟主席基克維特今天警告,如果國際刑事法庭將蘇丹總統巴席爾起訴,該國將出現「軍事政變和普遍的無政府狀態」。

坦尚尼亞外長孟比代表同時為該國總統的基克維特告訴記者:「如果巴席爾遭到起訴和逮捕,蘇丹將出現權力真空,進而可能引起軍事政變和普遍的無政府狀態,與伊拉克的狀況類似。」

孟比並說:「我們非洲聯盟並不寬宥種族屠殺和暴力,因為我們信仰法治下的正當程序。但我們呼籲暫緩起訴巴席爾,以免引起和非洲以往同樣嚴重的無政府狀態。」

2008-07-13

安理會否決制裁辛巴威

*2008-07-13
*中國時報
*【鍾玉玨/綜合十二日外電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300266,00.html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15個會員國昨天針對制裁辛巴威案進行表決,結果9票贊成、5票反對、1票棄權。但5大常任理事國中,俄羅斯與中國投下否決票,草案未能順利過關。

辛巴威6月27日舉行爭議性頗高的總統決選後,美國7月3日向安理會提出制裁辛巴威案,包括對辛國總統穆加比及其他13位政治人物,實施旅行禁令及財產凍結等。

美駐聯合國大使哈里札德對表決結果表達遺憾,他特別點名批判俄國「陣前倒戈」,一改在G8集團高峰會所作的承諾,讓人對其能否成為可信賴的G8夥伴打上問號。

南非、利比亞、越南稱辛巴威局勢十分敏感,朝野雙方還在談判,若此時實施制裁,將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不利南非的斡旋行動。此外,這些國家認為,辛巴威選舉引發的爭議對國際和平與安全並不構成任何威脅。

這次投票是2007年1月安理會表決制裁緬甸軍政府遭否決以來,再遭中俄封殺的提案,顯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連說服中俄投下棄權票都無法如願,甚至造成強權之間互出惡言。

國際刑事法庭恐起訴蘇丹總統

*2008-07-13
*中國時報
*【閻紀宇/綜合十二日外電報導】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1300265,00.html

聯合國「國際刑事法庭」(ICC)首席檢察官莫瑞諾─奧坎波14日將針對非洲蘇丹達富爾地區,提出新增被告名單,由3名法官在3個月內裁決是否起訴。外界普遍預期蘇丹現任總統巴希爾將列入名單,可能因此成為第一個被該法庭起訴的現任國家元首。

消息11日傳出之後,蘇丹政府反應激烈,揚言採取強硬報復行動,要求阿拉伯聯盟緊急集會討論此事。蘇丹最重要的盟邦中國則由駐聯合國大使王光亞出面表示,國際刑事法庭此舉可能危及達富爾和平進程。

達富爾掀波國內強悍回應

國際社會擔心達富爾的種族滅絕、戰爭罪行與反人道罪行將雪上加霜,國際維和部隊與救援組織的運作也會更加困難與危險。蘇丹駐聯合國大使莫哈梅德12日悍然表示:「我們的反彈沒有任何限度。」當記者追問蘇丹政府會不會扣留維和部隊當作人質,他回答:「各種作法都不排除。」

達富爾位於蘇丹西部,當地的黑人與阿拉伯人因為歷史恩怨、資源爭奪而長期交惡,2003年2月衝突規模擴大,黑人反抗軍發動攻擊,喀土木當局動員阿拉伯人組成民兵「騎兵團」(Janjaweed)反擊。5年內戰下來,至少造成3萬人死亡、250萬人淪為難民。聯合國雖然與非洲聯盟合組UNAMID維和部隊,但軍力薄弱,收效甚微,本月8日還疑似遭到民兵伏擊,7名官兵陣亡。

國際人權組織指控蘇丹政府經常以戰機與直昇機支援騎兵團的地面作戰,縱容甚至鼓勵騎兵團濫殺黑人平民、劫掠焚燒村莊、強暴大批婦女,行徑等同於種族滅絕,巴希爾領導的阿拉伯人統治集團正是罪魁禍首。

一旦起訴出國就被逮捕

國際刑事法庭成立於2002年,專門調查審理種族滅絕、戰爭罪行與反人道罪行,目前進行中的四樁案件都與非洲地區有關,包括達富爾、北烏干達、剛果民主共和國與中非共和國。

在達富爾案方面,法庭去年已起訴騎兵團的前任首領庫謝布與蘇丹現任人道事務部長哈倫,不過喀土木當局一直拒絕逮捕兩人並送交法庭。依據《國際刑事法庭羅馬規約》,簽署並通過這項規約的國家(目前有106國)都有義務協助逮捕法庭起訴的被告,因此巴希爾一旦遭到起訴,他在國際社會的活動將大受限制,否則可能一到外國即遭到逮捕。

否決制裁辛巴威案 俄辯稱通過將創危險先例
法新社╱劉學源 2008-07-13 00:2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3540948.html

(法新社莫斯科十二日電)俄羅斯今天為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動用否決權提出辯護說,如果聯合國通過制裁辛巴威案,會創下干涉各國內政的「危險先例」。
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說,聯合國通過這項制裁案 ,「會創下危險先例,為安理會因各種政治事件干涉各國內政開啟大門,而這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

昨天安理會針對制裁辛巴威案進行表決時,俄羅斯動用否決權,遭到美國抨擊。

俄羅斯唱反調,是華盛頓和莫斯科當局針對國際事務爆發一連串爭執的最新一樁。

俄羅斯在聲明中表示,該國譴責辛巴威選舉期間朝野雙方的暴力與違規行徑,但認定「辛巴威局勢並未威脅到區域的和平與安全,遑論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

聲明又說,「我們深信,辛巴威內部的問題的確存在解決途徑,而且應該透過辛巴威政府與反對陣營間的政治對話解決」,並稱其他非洲國家也支持俄羅斯的立場。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卡里紮德昨天表示,俄羅斯的立場「令人不安」,並質疑俄羅斯「身為八大工業國夥伴的可信賴度」。

封殺制裁辛巴威案招致英美抨擊 俄羅斯反擊
法新社╱劉學源 2008-07-13 01:2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3540965.html

(法新社莫斯科十二日電)俄羅斯昨天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動用否決權,封殺制裁辛巴威案,因而招致英國和美國抨擊,並質疑俄羅斯作為八大工業國(G8)夥伴的可信賴度。俄羅斯今天反擊英美兩國的批評「無法令人接受」。

俄羅斯政府發言人尼斯特倫柯發表聲明說,「美國和英國的代表宣稱,我們的否決背棄了八大工業國就辛巴威問題達成的協議,這對俄羅斯作為G8夥伴的可信賴度構成疑問。我們認為這類說法,無法令人接受。」

尼斯特倫柯表示,G8針對辛巴威問題發表的聲明,未提及安理會採取此類行動。他又說,「那是在紐約提出的決議草案不適當,不符集體行動作法。」

安理會昨天針對制裁辛巴威總統穆加比案進行表決時,俄羅斯和中國聯手動用否決權封殺。這是華盛頓和莫斯科當局針對國際事務爆發一連串爭執的最新一樁。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卡里紮德昨天表示,俄羅斯的立場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令人不安」,並質疑俄羅斯「作為八大工業國夥伴的可信賴度」。

英國外相米勒班表示,反對美國提出的決議草案,勢必會讓辛巴威人民「難以理解」。該決議草案旨在對穆加比及其十三個政治盟友,祭出凍結資產、旅行禁令以及武器禁運措施。

2008-07-12

聯合國安理會否決制裁辛巴威案
中央社╱中央社 2008-07-12 12:15
http://news.yam.com/cna/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2529722.html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十一日專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今天針對美國提交制裁辛巴威草案進行表決,結果九票贊成、五票反對、一票棄權,五大常任理事國中,俄羅斯與中國投下否決票,草案未能順利通過。

安理會十五國,除了中、俄兩國之外,南非、利比亞、越南(本月輪值月主席)投下反對票;印尼棄權;其餘九國贊成,包括美國、英國、法國(上述三國為常任理事國)、比利時、意大利、克羅埃西亞、布吉納法索、哥斯大黎加、巴拿馬。

在辛巴威於六月二十七日如期舉行爭議性頗高的總統決選後,美國在七月三日向安理提出制裁辛巴威案。草案內容針對辛巴威實施具有針對性的制裁,包括對辛國總統穆加比及其他十二位政治人物,實施旅行禁令及財產凍結等。

美駐聯合國常任代表卡里紮德對表決結果表達遺憾,並說此舉將使得國際社會喪失向穆加比及辛國政府施壓,促使他們結束暴力並與反對黨進行談判的機會。

另一常任理事國─英國說,將繼續在安理會或安理會之外,尋找其他機會。

中國駐聯合國常代王光亞表示,辛巴威局勢十分敏感,朝野正進行談判中,若此時實施制裁,將使局勢進一步惡化,不利解決危機。

俄羅斯常代批評投下贊同票的國家,對外界的質疑聲浪以及不同意見,充耳不聞。在辛國朝野啟動對話,臨近國家已介入斡旋中,不能刻意以人為方式做出制裁決議。

介入斡旋辛國政局的南非今天也投下反對票。南非駐聯合國常代說,南非身為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以及非洲聯盟主要成員,有責任依照上述兩組織有關避免任何不利於對話行動的呼籲,鼓勵辛國朝野雙方透過政治途徑解決危機。970711。

2008-07-11

辛巴威朝野重啟談判 安理會延後制裁表決
法新社╱何世煌 2008-07-11 11:20

http://news.yam.com/afp/international/200807/20080711509519.html

(法新社紐約聯合國總部十日電)辛巴威朝野政黨在南非斡旋下恢復談判,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今天決定,延後制裁辛巴威總統穆加比的表決。

安理會本月輪值主席、越南常駐聯合國代表黎良民告訴記者說,草擬制裁辛巴威草案的美國,至今仍無推動在今天舉行投票的意圖。

美國代表團原先希望昨晚就此案內容進行表決,包括凍結穆加比及十三位親信的資產和旅遊禁令,外加武器禁運。

黎良民說:「昨天有代表要求將決議案付諸表決,但要求已被取消。」

他表示,越南等國反對這項美國歐洲盟邦背書的草案,改為擴大支持目前南非斡旋的辛巴威朝野茨瓦尼會談。

2008-07-04

荒涼非洲永遠的穆加比

*2008-07-04
*中國時報
*【嚴震生】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112008070400159,00.html

穆加比總也不老。二十八年前當他從白人少數統治的羅德西亞拿下政權,建立辛巴威之際,非洲其他開國元勳仍在位的為數不少,十八年前非洲展開民主化後,許多威權專制統治者及軍事強人陸續下台。但不管人事怎麼變遷,穆加比永遠是穆加比。較他晚十多年執政的曼德拉都已退休近十年了,穆加比仍然是辛巴威的總統,新的任期要到二○一三年,屆時他已近九十歲了,但仍有可能屹立不搖,因為國際社會的壓力,長期以來反倒是他執政正當性的助力。

穆加比著實迷人,但誰也沒能道出他真正迷人的地方。他身材並不高大,也非相貌堂堂,在非洲許多著名的「強人」(bigmen)中,穆加比的魅力看似有限,不過,他的演說極具煽動性,很容易引起非洲群眾的共鳴。二○○二年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世界永續發展高峰會議上,英國首相布萊爾對這個前英國殖民地領導人多所批判,輪到穆加比上台時,他兩句簡短的回應就讓全場非洲政治領袖起立喝采──「布萊爾先生,你可以擁有你的英國,但讓我擁有我的辛巴威!」

穆加比迷人的地方實在說不盡,講不清。有多少八十四歲的老人能夠持續享有最高的政治權力近三十年之久?或是和小四十歲的第二任妻子,在七十三歲時生子?後者若是發生在好萊塢著名導演的身上,當然不足為奇,但在平均壽命不到三十七歲的辛巴威人心目中,就是傳奇故事,讓穆加比多了一股神秘的超人力量。有多少人在過八十歲生日時,會有一萬名的親朋好友及仰慕者前來慶賀?

當西方國家忙著對辛巴威進行制裁,並禁止穆加比和他的妻子入境時,他到北京訪問,並對辛巴威人民說:「我沒有被孤立!」他還能在受到西方國家批判時,讓其他南部非洲的領導人與他站在同一陣線。歐盟和非洲國家在二○○○第一次高峰會後,就因為是否要讓他參加在歐洲舉行的第二次高峰會(南部非洲國家宣稱若是將他排除在外,他們將採杯葛行動,拒絕與會)而一拖再拖,直到去年年底無法忍受中國對非洲能源的予取予求,而終於讓步,發簽證給穆加比參加里斯本的峰會,這回拒絕與會的變成英國首相布朗。穆加比老神在在,又讓英國吃了一記悶棍。

穆加比並沒有進行一黨專制的統治,但反對黨很難與執政黨抗衡,而穆加比永遠能夠在選舉中獲勝。在今年三月的第一輪總統大選中,反對黨候選人茨萬吉拉獲得五成的選票,比穆加比多了六個百分點。不過,辛巴威的官方硬是宣稱茨萬吉拉得票未超過半數,因此還得進行第二輪選舉。茨萬吉拉不願其支持者的生命財產遭到危害,選擇退出大選,本人也躲入荷蘭大使館避難。

穆加比在同額競選的情況下,順利當選並不意外。然而,第一輪的記票需要該國選舉委員會兩個星期才計算(作票)出結果,第二輪選票上仍有茨萬吉拉的名字,但選委會竟然可以不到一天就算出穆加比獲得百分之八十五的選票支持。而穆加比也在選舉結果揭曉後,立刻宣誓就職,隨即啟程前往埃及參加非洲聯盟的峰會,要測試那些目前質疑他選舉正當性的非洲領袖,是否會當面譴責他操縱選舉。

雖然南非的屠圖大主教及前總統曼德拉都已公開譴責穆加比,但現任總統姆貝基卻已承認他選舉的合法性。或許穆加比真的很迷人,或許他總也不老,或許他就是永遠的穆加比。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兼所長)

2008-07-03

國際瞭望:穆加比的錯…力圖保衛國家主權

*2008-07-03
*中國時報
*【本報訊】
http://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70300485,00.html

儘管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辛巴威總統穆加比恨之入骨,要制裁他的再度當選,但是非洲國家卻並未隨著美國的指揮棒起舞,在昨天的「非洲聯盟」高峰會議席間,並沒有出現指責聲,相反地,加彭總統邦戈且稱穆加比為「英雄」,只有肯亞總統吉巴基在會外呼籲抵制穆加比,而更多的領袖們只是私下勸他與敵對者談判。

如非盟委員會主席讓平所說:「非洲應盡可能幫助辛巴威各黨派團結一致,以本國的最高利益為重,這樣方能渡過目前的難關。」

美國卻要在一、兩周內對辛巴威施加新制裁,而法國雖然說這次選舉是個鬧劇,但卻也不得不承認「對非洲人而言,很多時間穆加比是個了不起的解放者。」

使人不能原諒西方國家的是:為什麼穆加比領導革命建立獨立的辛巴威後,大家那樣的讚揚他,只因為他實施的是溫和的經濟和種族政策,對白人支配的農業和工商業予以一定程度的容忍與保護。而從2000年穆加比推行土地改革,將白人農場主的絕大部分土地沒收,分配給退伍軍人和黑人貧民後,便立即對他發動攻擊,從解放者變成獨裁者。

當4500名白人農場主佔有著國家75%的肥沃土地,700萬黑人農民只有不到25%貧瘠土地時,能不進行土地改革嗎?穆加比有什麼罪過?只因他違反了白人殖民者的利益,不符合帝國主義的利益而已。

西方排山倒海的攻擊,又收買辛巴威國內的反對者,但仍然無法將84歲的穆加比推翻,正如去年美國《基督科學箴言報》所說:「穆加比仍是個謎,一塊磁鐵,吸引著非洲人,同時排斥著西方。」也如南非《時代報》所說:「穆加比的所有過錯只有一個,就是力圖保衛國家主權。」

看看坐牢的日子比穆加比還久,為黑人利益奮鬥而得到諾貝爾和平獎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已經高齡92歲了,上個月才被美國摘去「恐怖分子」的帽子,同樣情形的穆加比之被攻擊也就不足為奇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