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顯示具有 拉丁語學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拉丁語學習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6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我的第二堂拉丁語

話說上一堂課結束後, 因為 "目的" 已經達到 ---- 學發音.

所以跟我家老爺說, 我可不可以不要再去上課, 一方面是上述理由, 二方面是因為老師希望我們買字典, 甚至還建議了價位 (NT 700 上下, 指定品牌), 公務員當久了, 會胡思亂想 -- 這行為是否涉嫌圖利廠商..

當時我家老爺就對我說, 隨便你, 你如果不想上了, 就別去上了. 簡單明瞭一如過去或是未來我會問他問題的標準答案 ---- 我高興就好! 所以當時就說, 那就學 xxxx 如果下雨那就不去上了. (某位 xxxx 的義大利文課因為下雨, 就沒再去過了.)

結果, 昨天晚上, 只差沒太陽, 不然真的會很想說 "風光明媚, 陽光普照", 一大早還因為下大雨顯得濕冷的天氣, 隨著時間演進, 越來越暖和......這下沒理由可推了吧?

錯! 這個星期晚上 6:00 的華視正在播放 2.5 個小時的柯南特輯, 我要看柯南! 我要看柯南! (某位年近 35 的老女人差點沒坐在地上拼命踢腳.) 所以又多了個理由, 看完柯南如果不想出門, 就不去上了.

講了這麼多, 我到底去上課沒?

答案是: 我還是去上課了. 所以才有這一篇的嘛!

不過下課時, 我又跟我家老爺說了, 我下個禮拜真的真的可不可以不要來上課了? 同上, 我家老爺的回答依舊如是, 坐上他的野狼, 我又繼續碎碎念, "那不然這樣好了, 上個星期說如果下雨就不來上, 那下週再多加一個條件, 如果下雨, 如果變很冷, 那就不要來上了!", 我家老爺笑了笑, 還是隨便我.

會不想上的原因, 又多了一個, "拉丁語的規則好簡單, 學起來很沒成就感!", 被俄文虐待了一年, 現在學拉丁, 雖然跟俄文一樣一堆的結尾變化, 變格, 變位, 時態......可是因為已經有了底子可以參考, 所以完全沒感覺到難度.

希望那些在拉丁文上深造的前輩別說我瞧不起拉丁文, 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 只是不管怎樣, 我學拉丁文就僅僅這十堂課, 不可能像那些宗教學家可能鑽研了畢生還無法參透拉丁的文字之美, 這初級的課程一結束, 我可能畢生都不會接觸到跟拉丁語相關的學問 (除了 IL DIVO 的歌曲). 這也就是我不想買字典, 不想做任何投資的理由. 也是我為何在此三心兩意到心煩意亂的因素.

因為文法上有俄文的文法的相互對照, 所以我在這堂課上到目前為止沒有班上同學會有的困擾, 難怪老師在一開始上課會先調查是否學過其他的第二外國語 (以法德義西為主), 經過一夜的思考我終於明瞭為何班上的同學會無法分辨何者為與格 dative? 何者為屬格 genitive?

或許我該說我在一開始的俄文啟蒙教育找到對的地方, 對的教學方式以及最重要的一部分 -- 對的老師, 所以雖然有那麼多的東西要重新學習並且適應, 可是因為是循序漸進, 所以我沒有太多的適應困難, 反觀在歐洲語言中心, 或是現在的拉丁語課, 通常都是以課文去導文法, 課文的挑選並未仔細甄選, 所以一篇 "詞意俱佳" 的課文當中會有多種不同的變格, 這對初學的人來說會有極大的適應困難, 尤其是中文又是那麼特別的一種語言, 當初我們上課, 講第六格 (前置詞格), 就只會有一堆的前置詞格的句子, 湊出來的文章或許怪異, 顯得愚蠢, 可是卻能讓初學者不斷的去習慣第六格就是這麼一回事.

這是死背嗎? 其實也不, 想想我們學中文不也是這樣子, 有誰去告訴我們何者為主詞? 何者為動詞? 何者又是結束補語? 都沒有, 我們不也一樣快樂的長大? 去看看正在教小朋友講爸爸的父母親們, 每一個不都是一指反指著自己, 對著懵懂無知的小傢伙, 不斷的碎碎念 "爸爸", 爸到小朋友爸出來, 他還會爽的跟全世界宣布他兒子會叫爸爸!

知道歸知道, 還是讓我覺得這樣的課程很浪費時間, 一大半的時間老師在以他腔調極重的中文, 英文, 拉丁文在解釋他要表達的意思, 我就坐在一旁努力的讓聽覺適應他的腔調, 這真的是我唯一要適應的, 聽他說話比上課的內容更耗費體力. 一邊聽講, 一邊一手拿著筆在紙上塗鴉, 發現自己居然一直在寫俄文:
"Я учусь латинский язык сейчас.",
"У меня есть уроки латинского языка с 9.11.2006 до 11.1.2007."
с или от?
.........

下了課在門口等我家老爺來接我, 旁邊來了三個男生, 一開始我並未留意他們的交談內容, 我正在看我的第六課, 嘴裡正在碎碎念: "идти, иду, идёшь......", 直到他們的交談聲音越來越大, 內容越來越情緒化 -- 開始狂抱怨拉丁文好難, 我才開始光明正大的偷聽.

"到底什麼是與格? 什麼是受格?" A 聲音
"什麼是及物跟不及物啊?" B 聲音
"我拿書給你. 你是與格, 就是間接受格, 書是受格, 拿這個動作是及物動詞..." C 聲音
"那什麼是奪格?"
"奪格, 那是最大的一個格, 所有不歸其他五格的都是奪格." C 聲音繼續回答.
(個人覺得: 這句話顯得很多餘, 拉丁文就那麼幾格, 不是其他五格, 當然就是這一格, 不然還能第七, 第八, 第九種格嗎??)
"那稱呼格又要怎麼分?"
"就像老師說的, 用來稱呼一個人用的."
"這樣幾格了, 還有什麼沒講到的?"
C 翻書包拿出講義, "喔, 對了, 還有屬格, 就是所有格..."
反正他們持續的抱怨......
"你學法文也是這樣子嗎?"
"也是有分, 可是沒有這麼複雜, 聽說斯拉夫語系更難."
(這邊有個欠揍的小女人聽到 keyword, 嘴角咧的開開的, 很有衝動想把正在看的課本封面朝著他們說: "銅協, 阿布蘭你們速縮這個喔!", 封面上大大的四個簡體中文字 "俄語入門")
不過因為暗想的很爽, 所以就忽略了他們正在講的事情, 只聽到 A, B 囋嘆不可思議的聲音, "真的嗎?"
"沒錯, 就是這麼難!"

後來他們解散了, 我家老爺來了, 就沒戲了.

我想我還是會去上吧, 如果沒有下雨, 沒有很冷, 我會一直上到沒字典混不下去了, 才會到此為止. 我家老爺認為我學語言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天份, 所以會覺得很容易去理解, 正因為這樣子就不該讓不愉快的因子去影響, 既然我認為往後我不會接觸到拉丁文, 所以不想投資絲毫在這上面, 那就這樣吧!

這一篇是想法, 洋洋灑灑的寫昨天的遭遇跟感受, 以此為記.

2006年11月10日 星期五

拉丁語繼續概述

在 wikipedia 上找了一些上課可能會用到的英文單字, 跟中文的對照, 至少上課的時候可以不需要跟我的爛英文 pk.


拉丁語字母

拉丁文共有 24 個字母, 沒有 j 與 w, 其餘都與英文字母相同.

拉丁語文法 Grammatica Latina

declension 詞尾變化 - 名詞與形容詞中, 附加於詞幹的詞綴 affixes (通常是詞尾 suffixes) 會因為性, 數, 格而變化, 稱之為詞尾變化 declension; 而動詞的詞綴, 因人稱, 數, 時態, 情緒, 語氣和體而變化, 這稱之為變位 conjugation.

名詞 Nomina

拉丁文有五種名詞詞尾變化 Declinatio, 七種名詞變格 Casus.

名詞變格 Casus Latine

  1. 主格 Nominative (Latin nominativus: casus subiecti): 表主語
  2. 屬格 Genitive (Latin Genitivus: casus possessionis):表所有關係
  3. 與格 Dative (Latin Dativus: casus dandi et demonstrandi): 表間接賓語
  4. 受格 Accusative (Latin Accusativus: casus accusationis): 表直接賓語
  5. 奪格 Ablative (Latin Ablativus: casus absolutus et cum praepositionibus)
    离格(奪格;ablative case;casus ablativus)出现在拉丁语、梵语等原始印欧语系语言中,但是蒙古语,藏语、芬兰语中也有类似的格。拉丁语的离格混合了印欧语系中的离格(表明来源)、工具格(表明使用)和位置格(表明在)。从这些最初的来源意思上,又有一些其它的意思发展起来,包括原因的离格(表明由什么产生)、时间的离格(表明“在某一时间”,来源于位置格)以及绝对离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A6%BB%E6%A0%BC
  6. 呼格 Vocative (Latin Vocativus: casus vocandi): 表對人的稱呼
  7. 前置詞格, 方位格 Locative (Latin Locativus: casus locandi)

動詞 Verba

變位 Conjugation 是由動詞的原形衍生而出, 會根據人稱, 數量, 性別, 時態, 情感, 語氣而變化. 拉丁語有四個主要的變位法.

在字典中, 拉丁動詞通常會列出四個主要的型態:

  1. 主動語態, 第一人稱單數現在式,
  2. 現在不定式,
  3. 主動語態第一人稱完成式,
  4. 亦或是, 某些動詞的完成被動型態.

譬如說: cedere 動詞, 著手, 進行, 在台灣可見的字典中, 會有以下幾種的寫法:

  1. cedo, -is, cessi, cessum, cedere: 依序是 第一人稱單數現在式, 第二人稱單數現在式, 第一人稱單數完成過去式, 過去分詞, 原形
  2. cedo, -is, cessi, cessum, -ere
  3. cedo, -ere, cessi, cessum

拉丁語動詞型態 Latin verb properties

  1. 2 體 aspects: 完成體 perfective, 未完成體 imperfective
  2. 2 語氣 voices: 主動 active, 被動 passive
  3. 3 情緒 moods: 直述 indicative, 虛擬 subjunctive, 命令 imperative
  4. 6 時態 tenses:
    現在時現在完成時
    過去進行時過去完成時
    將來時將來完成時
  5. 2 數 numbers: 單數 singular, 複數 plural
  6. 3 人稱 persons - 第一人稱 first, 第二人稱 second, 第三人稱 third

動詞變位 Coniugatio

大部分規則的動詞以他們不定式詞尾來區分他們的變位法:

  1. 第一變位法的不定式結尾是 "-āre"
  2. 第二變位法是 "-ēre"
  3. 第三變位法是 "-ere"
  4. 第四變位法是 "-īre"

語序

因為變格與變位的存在已經清楚的表達拉丁語的名詞與動詞的關係, 因此拉丁語的語序自由度極高, 並不硬性遵守 "主語 - 謂語 - 賓語" 的語序規定. 例如: 在拉丁語中要說 "女孩咬狗" puella mordet canem.

puella 是陰性名詞, 女孩 (是主格, 也是主語)
mordet 是動詞, 咬, 此為第三人稱單數變化 (謂語)
canem 是名詞, 狗 (此為受格, 當作賓語)

因為主語, 動作, 目標清楚, 因此語序上的表現, 就不只這樣的方式, 還可以:

puella canem morder.
canem morder puella.
canem puella mordet.
mordet puella canem.
mordet canem puella.

不過, 拉丁語最常用的還是 主語 - 賓語 - 謂語 這樣的語序.

(我為什麼要用這麼好笑的句子當範例? 因為老師給予的講義上第一頁的第一句話就是 The girl bites the dog. 真不知拉丁文是跟女孩有仇, 還是對狗不滿, 不過我家老爺聽到之後, 他居然回我, 那為何不是女孩咬天竺鼠?.....圈圈叉叉四角形, 他在虧我.....因為曾經有次我跟我家天竺鼠打架, 她咬我, 我真的反咬回去.)


參考資料:

  1. 拉丁語 Latin | 中文
  2. 拉丁語語法 Latin grammar
  3. 拉丁語文法
  4. 拉丁語詞尾變化 Latin declension | Declinatio (grammatica)
  5. 拉丁語動詞變位 Latin conjugation | Coniugatio

2006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拉丁語成語表

資料來自於聯合國口譯處中文口譯科



不過, 如果順著這個連結過去, 肯定百分之兩千會得到一個找不到網頁的回應, 原因是因為這個單位搬過 domain name, 也順便的換了資料夾名稱 (把長名稱換成短名稱), 所以所有以舊名作連結的內部連結全部都會得到 "找不到網頁" 這樣的結果.

話說回來, 既然是找不到網頁, 為何我找到了?? 或是我為何要這樣子立標題??

答案是前者, 經由偉大萬能的孤狗大神找到這份文件.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拉丁语成语表中提到聯合國口譯處以及這份文件, 文章當中的連結: http://www.unsystem.org/interpretation/ 這個位置以及搬移, 新的位置是: http://csd.unog.ch/interp/ 找到中文科的網頁, "詞彙" 這個類別中有一份以 "拉丁語" 為名的文件, 這就是 "拉丁語成語表", 可是若是點下此連結, 回應只有一個 "找不到網頁", 那怎辦? 真需要這份文件難不成還得打電話到日內瓦给中文科辦公室請他們修復?

拉丁语成语表這篇文章中有附一個成語表的連結, 該連結是舊版 domain name 網頁的連結, 還可以找到文件, 同樣的, 所有在中文科網頁上以口譯處的網頁 url 為首的都可以比照這辦法找到對應文件. (記得閱讀時要改成簡體中文)



口譯處 UNOG Interpretation Service 網址:

新: http://csd.unog.ch/interp/
舊: http://www.unsystem.org/interpretation/

文件連結: 以 "拉丁語" 為例

新: http://csd.unog.ch/interp/Language_Sections/Chinese/Terms/LATIN.txt
舊: http://www.unsystem.org/interpretation/Language_Sections/Chinese/Terms/LATIN.txt

差異就在 csd.unog.ch/interp 改回 www.unsystem.org/interpretation 即可.



** 這女人廢話真多, 真愛發牢騷......

[概述] 拉丁語

拉丁語

拉丁語 (Latina Lingua) 與希臘語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語言, 屬於印歐語系義大利語族. 為梵蒂岡的官方語言.

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文言文稱為 "古典拉丁語" (latina classica), 而 2-6 世紀民眾所使用的白話文則稱為 "通俗拉丁語" (sermo vulgaris). 通俗拉丁文在中世紀又衍生出一些 "羅曼語族" (包括中部羅曼語: 法語, 義大利語; 西部羅曼語: 西班牙語, 葡萄牙語; 與東部羅曼語: 羅馬尼亞語.

羅曼語和拉丁語的區別在於, 羅曼語失去了很多單詞的語法變化詞尾, 特別是名詞的變格詞尾已經完全喪失 (除了一些代名詞). (名詞變格在羅馬尼亞語中仍然有所保留)

拉丁語字母

A a (Ā ā, Ă ă), B b, C c, D d, E e (Ē ē, Ĕ ĕ), F f, G g, H h, I i (Ī ī, Ĭ ĭ), J j, K k, L l, M m, N n, O o (Ō ō, Ŏ ŏ), P p, Q q, R r, S s, T t, U u (Ū ū, Ŭ ŭ), V v, X x, Y y, Z z

拉丁語發音

拉丁語的發音分通用式仿古式兩種. 無論哪種方式的發音, 除了少數例外, 都具有 "一字母一音" 的特色, 所以拉丁語是發音很簡明的語言. 學習拉丁語一般不需要國際音標的輔助.

通用式是拉丁語在羅馬帝國滅亡後, 在歐洲各國通用的發音方法. 具體又分德國式, 法國式和義大利式. 區別主要表現在字母 c 和 g 在不同母音前是否發軟音, 以及如何發音.

  • 德國式: ca, co, cu 讀 [ka], [ko], [ku], 而 ce, ci 讀 [tse], [tsi], 也就是 c 的軟音讀如 ts.
  • 法國: ca, co, cu 讀如德國式但清輔音不送氣, 而 ce, ci 讀 [se], [si], 也就是 c 的軟音讀如英語的清輔音 s.
  • 義大利: ca, co, cu 讀如德國式但清輔音不送氣, 而 ce, ci 讀如英語的 cheh, chi, 也就是 c 的軟音讀如英語的 ch.

g 的發音類似, 在德國 g 不發軟音, 在法國 g 的軟音為英語單詞 garage 中 ge 的發音, 在義大利 g 的軟音發如英語 jeep 中 j 的發音.

而仿古式中, c 和 g 永遠發 [k] 和 [g], 沒有軟音.

線上資源

資料來源

2006年10月11日 星期三

我的第一堂拉丁語

昨天 11 月 9 日是公企語言課程新課的開課日, 抱著的是有些忐忑不安的心情, 因我抵達的時間有點早, 早到教室還沒開門, 四處晃著找人問, 居然還得到 "104 今天有上課??", "時程表中沒寫啊!" 等等的話, 讓我開始疑惑, 我第一天就出這種狀況嗎?

幸好中樓一樓現在有個大液晶, 會把當天上課的課程, 教室以及授課老師播放出來, 所以它幫我作證 C104 昨天真的上拉丁語!

折騰老半天, 我終於進到教室坐下. 昨晚從吃完晚餐, 我家男人送我去公企開始, 我就因胃痛而困擾, 可是怕他擔心, 就自己忍著慢慢的晃進校園中, 一進到教室就縮在座位上忍著, 並且希望能一下子就過, 不然接下來的 3 小時真不知道如何上課. 我想是因為我晚餐吃太急了, 由於時間有些急迫, 所以幾乎是 10 幾分鐘就解決了晚餐, 這讓我的胃卯起來抗議.

到上課前, 我開始看著每個進入教室的人, 人陸陸續續的進來, 直到某人出現......驚愕之餘, 我拿起電話撥給同學:

"xxxx, 我想殺了你!" 我咬牙切齒.
"你遇到阿貝 * 了喔! 幹嘛殺我, 老早就跟你說的!" 同學 xxxx 一副樂不可支的模樣. "老師不也說了嗎? 1000 元的課他應該會全報來上!"
"阿貝是抱定主意荼毒公企中心所有的語言老師就是了?"

話說, 這人是跟我一樣, 對於人名跟長相有配對障礙嗎? 這個老傢伙居然不認得我們幾個人耶! 不過這樣也好, 省得我還得很痛苦的承認我的確認識這個人.

上課進來的是一位外國老師, 根據同學 xxxx 的証實, 跟他的義大利文老師是同一人, 矮矮的, 很可愛的髮型, 很可愛的模樣, 像是一位很慈祥的老背背.

xxxx 告訴我他的中文得花一段時間適應, 我當時還回他, "沒差, 我已經被幾個講中文的俄國佬荼毒過了.", 話果然不能說的太滿, 這位背背中文很好, 講的速度就變的很快, 一快腔調更重, 再加上不知哪國語言腔調的英文, 只要一分心, 就會聽不懂他的話了.

將近 30 人, 好像進入小型歐洲一樣, 老師一開始就稍稍的調查一下班上會哪些第二外國語: 法文, 德文, 義大利文, 西班牙文......(為什麼不問人家的俄文?), 算了, 俄文不是拉丁語系中的語言, 活該被排擠.

發音真的不難, 學到現在, 發音最難的就是英文, 所以第一堂講完了發音, 第二堂課就開始講解課文了. 教材用的語言是英文, 德法西也有名詞變格啊, 為什麼大家對於 "cases" 這個字的認知怪怪的? 結果老師的 "受詞" 一辭包括了 accusative (受格) 和 object (受詞), 可是因為都叫受詞, 結果很多人就混淆了.

拉丁文中名詞變格中 "accusative (受格)" 解釋上與俄文相同, 基本上就兩種狀況:
第一種作為及物動詞的行為對象 "object (受詞)", 不帶前置詞 (介系詞): 例: 我看書, 看是及物動詞, 他的行為對象是書, 所以書就成了這句話中的受詞, 就必須以第四格來表示.
第二種就是表示地點, 用在移動動作的目標, 例如: 我去教室. 去表示一個動作, 是動態的行為, 動作的對象就是地點, 而這就是第四格的用法.

根據以上的說法, 若是靜態的地點: 我在教室, 那教室又該使用哪種變格?? 在俄文中是以第六格 (前置詞格) 表示, 拉丁文則是稱為 ablative.

整理一下, 如果我們是要講一個地點:

我去教室 = 動態的行為, 教室為受格 accusative;
我在教室 = 靜態的行為, 教室為   ablative.

這會很難理解嗎?
大概我被俄文荼毒殘害了一年, 所以這些囉嗦又基本的變格, 變位現在對我來說, 變得很簡單吧!

或許人多吧, 這些 1000 元的語言推廣課, 都是 20 人以上才開課, 所以阿貝囂張不起來, 而且昨天他來的很晚, 坐在最後面, 沒他發揮的空間, 俄文課不然, 人數少, 他又坐在第一排, 所以耍寶搞鬼的空間非常充足.

譬如曾經有過, 老師在白板上寫下動詞第一跟第二變位法的整理, 向後轉的第一時間阿貝就能指著書上某個字, "老蘇, 那...那這個字又...又是哪一個變位?" (教室上空霎時間黑線滿天飛~~)

相較下來, 在拉丁語課中, 他安靜的讓我覺得他不存在, 真好~~~~



* 阿貝是何許人?
說真的, 我也不知道這神秘郎君的底細, 他是我俄文班的同學, 從一期一直到三期, 時間有多長? 2005.10.15 到 2006.6.24 這麼長的時間. 問題是他的俄文真的比沒學的好不了多少, 我想連老師都很不願意承認阿貝是他的學生吧!

我家男人在我的荼毒下, 你好, 謝謝, 請, 請問....這些很簡單的問候他都講的很溜了, 可是這個阿貝居然還可以講的 2266, 更別說第三期上課, 我很 "好心" 的跟他問好...

"Доброе утро!" (早安!)
阿貝沉默了兩秒鐘, "你...你公蝦米?"
"......" (沉默的更久) "當我沒講!"

最讓我恐怖的是: "xxxxx, 我們兩個人是唯二三期全勤的耶!"
"我可不可以不承認 "跟你一樣" 這件事情?"

阿貝荼毒過, 或是正在荼毒的語言課程:

1. 俄文一, 二, 三期
2. 阿拉伯語, 據說目前在上第三期
3. 義大利文; 文中那個 xxxx 就是跟阿貝同班.
4. 拉丁文: 目前跟在下同班.

義大利文課上發生一件事情, xxxx 他們上第二課時要用義大利語說自己的名字跟年紀, 輪到阿貝時, xxxx 聽到他說的年紀差點中風休克外加乩童起乩, 想跳起來說 "你敢說你只有 33 歲!!!!!"

昨天我家男人來接我, 剛好遇到阿貝牽車要回家, 我就叫我家男人去看看那個跟他老婆同年的阿貝兄. 結果他看完後....

"他那個樣子 33 歲?" 好義憤填膺喔~~
"對啊, 他用義大利文說他 33 歲ㄋㄝ, 跟我一樣大喔!!"
"騙肖耶, 他 33 歲...根本是 33 年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