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顯示具有 心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心情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8月25日 星期二

說說今天......

原本想用 plurk, 用一長串的回應把事情講完就算了, 但過程很長, 所以既然要講, 就全講了, 那麼, 就從開頭講起.......

開頭...

原本的問題, 僅僅出現在排卵期前後, 也一直自認不是很大的問題, 就在住家附近的婦產科就診, 診斷大致上就是骨盆腔發炎, 治療方式也就是抗生素 + 止痛藥, 這樣的情況反覆發生, 間隔從原本的幾個月, 變成隔月, 然後變成每月, 現在則是整個月...

早先, 新看診總是得把自己的過去病史交代一下, 所以我講了, 就在 sars 的前一年, 我因為子宮內膜異位和巧克力囊腫在新光醫院動過腹腔鏡手術.

但這樣的主訴總是不被採納, 診所的醫師總是說, 這兩者間並沒有那麼大相關, 而且我痛的時間點就是排卵期前後, 所以就只是卵巢發炎這樣而已, 而且上訴的兩個診斷若是會復發, 也不會隔這麼久...

也就這樣, 一家如此, 兩家如此...我也於是被說服了當年的診斷對於現在的狀況沒有直接關聯, 現在也就是卵巢發炎, 骨盆腔發炎, 僅止於此.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昨日後, 繼續有感......

我想這就是我昨天感想中沒提到的另一塊…

國外對於羊毛衍生物的發展我想應該是遠勝於日本很多很多, 看看他們的手染線, 手紡線, 甚至是編織的巧思, 我覺得都遠比日本要繽紛多彩, 不過, 礙於昂貴的國際運費, 確實會讓人卻步, 但是知識是無疆域的, 我真的覺得應該多多善用網路, 不管是 youtube, blog, FB...都是學習方式...不過......台灣人卻是把日文書, 日本線, 甚至是日本發展出來的 NAC 當作唯一, 這確實讓人.......


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對於這人…我也憋很久

source

有沒有想過, 當你這樣講的時候同時也是在批評?

同樣是師者, 私下在班上講, 和公開在網路上講, 只差沒指名道姓, 這樣的酸語就合適?

活到這把年紀, 越來越相信人和人之間靠的是緣分, 善或惡而已...

或許你真的厲害, 因為你懂得善用網路, 所以從中習得了許多人慷慨分享的技巧, 這就像是我的兩位俄文老師一般, 一個擁有數十年的教學經驗, 卻不擅長運用網路資源; 一個是初出茅廬的年輕老師, 卻懂得以網路資源作為教具, 就是這麼樣的差異, 以你的年紀來說, 在台灣這樣不正常的環境裡, 會願意碰觸英文, 碰觸電腦, 學習自網路學習的技巧確實少, 也因此不難想像, 你能獲得比你週遭年齡相近的編織者更多新知.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最近......

(很不會取名字, 每次都叫 "最近......")

從年後回來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 我去上 NAC 的必要性.

嗯, 我為什麼要上 NAC?

很大的主因是我不知道我還會在這個工作崗位上待多久, 哪天工作沒了, 有個技能可以謀生, 反正現在編織的很順, 以家裡的毛線屯量, 我還可以拿很久很久的針.

如果想去社大或是公司開課, 通常也愛看證書, 不愛看你到底會什麼不會什麼, 從事這行多久......

再來, 如果我家老爺哪天不想待在台北了, 他是數學老師, 走到哪教到哪, 頂多就是收的錢多寡, 不會真的沒工作, 那我若要跟著去, 我終究得離開這工作, 那我怎麼辦? 既沒打算挖出護士證書去執業, 那我還能做什麼...

既然需要的理由這麼充分, 我又在想什麼?


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yahoo, 織友, 一堆的不悅......

我最近讓 yahoo 搞得情緒不時就很糟, 這點, 跟我的 plurk 的諸友, 路人甲乙丙丁絕對會用力點頭同意. 該怎麼說...人家有人家的立場, 我也有我的, 這點和一兩週前的那件要織圖要先給 blog 這事情是同等級的.

先說說我跟 yahoo 的舊恨新仇......

====
很早很早...我就在奇摩註冊了, 用的是 chenpc, 這姓和名字的縮寫我用了很多很多年, 然後奇摩讓 yahoo 併了, 我被迫要改帳號, 只因為 yahoo 上有人也註冊了 chenpc 這帳號, 於是就成了 chenpc0221, 這是預設的建議帳號, 我鉤選了這個, 然後又是幾年......

那幾年裡...縱使看到很多旁人, 友人在說 yahoo 的帳號被盜, 反正不是自己, 還是安安靜靜的過日子, 後來連 blog 都在那邊架了一個, 只是隨著網路帳號的安全性問題頻頻發生, yahoo 也推出了許多有的沒的的爛法子來預防, 其中之一就是安全鎖...

原本我沒設, 只是每次帳號輸入進去, 總是會有置入性行銷告訴使用者這安全鎖有多好, 有多有效, 就這樣子, 我被說服了, 也啟用了...

不久, 某日, 我接到一通陌生人的電話, 問我匯款匯到哪, 直到這時我才知道, 我的帳號被盜, 登入拍賣, 發現我的拍賣帳號上刊登了幾樣商品, 全都結標了, 我的個人資料也被更改, email 不是我的, 只有電話是, 所以這人才會打來給我, 我趕緊聯絡另外幾位得標者, 並告知我的帳號被盜用, 然後和 yahoo 方聯絡這件事, 對方竟然要我舉證證明我的帳號被盜, 那些東西不是我刊登的...

請問我該怎麼辦? 我要怎麼舉證? 我要怎樣證明那個帳號是我的, 而我的帳號被盜用, 被駭客刊登拍賣, 這要如何舉證? 要我千里迢迢到汐止去證明那個帳號是我的, 我要上班耶, 我不是吃飽沒事幹成天坐在家裡等著自己的 yahoo 帳號被盜用耶!! 況且那個年代又不綁身分證字號, 又不綁其他真正關於個人的任何資訊, 我要怎麼舉證? yahoo 的客服人員又只會以那套官話應付我, 卻無法提供絲毫有意義, 有建設性的幫助.

前前後後, 我確定完我沒有任何損失, 也沒有人因為我的帳號有任何損失, 盛怒之下, 我要求 yahoo 將我的帳號砍掉, 從今以後那個帳號再也與我無關. 同時, 自此爾後, 我再也不再與 yahoo 有任何的資訊往來.

幾年下來, 我還真的沒和 yahoo 那邊有絲毫的接觸, 拍賣有露天, 購物有 PCHome, 信箱是 gmail, 新聞是中時, 聯合, 自由和一堆的國外新聞網站, blog 是 google......
====

一直到最近, 玩起編織, 知識 / 經驗嚴重欠缺 / 不足, 沒錢買書, 嚴重英語障礙, 外加想多認識些朋友, 偶然間得知 yahoo blog 上有一群已有多年編織經驗的達人們, 感嘆資訊豐富之餘, 卻也是一連串令自己情緒高度起伏的噩夢開始......
1) 我付錢換取商品的那幾位除外...
2) 或許這些人這些年裡都吃過不大不小的虧, 也像我此刻心情一樣 -- 灰心無奈, 然後呢......就該配合 yahoo, 一樣將我這個新手排拒在門外?
* 是 yahoo 要求回應要有帳號的, 我沒有帳號, 是我的錯嗎?
* 是 yahoo 給了 "便利" 的方式, 提供以 google 帳號登入的, 卻不給足足夠的權限, 回應不能貼網址, 這是我的錯嗎?
* 我沒有 yahoo blog 可供檢查, 這也是我的錯嗎?
* 所以這些人看到這些回應, 不是不回應, 當我不存在, 就是要求一件我做不到的事 -- 留 blog url? 有人提供了 email, 我換個方式寫 email 過去, 結果石沉大海......我想, 這已經不是防衛, 而是無禮吧?
有人會說, 那就 new 個帳號又沒多少時間, 把我的 google blog 貼幾篇作品過去就成了......但!

在被盜帳號後, 又得不到合理, 正面的幫助後, 我為什麼要將我的個人資料給予一個我無法信任的公司?

他們既然無能管理, 保護我的個人資訊, 我為什麼要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將我自己放在一個絕對危險的環境中?

既然如此, 幾經思考, 這些人有這些人的原則, yahoo 也有 yahoo 的考量, 而我, 更沒任何的必要性要為誰讓自己退一步, 況且哪有那一步的存在. 三方都有三方的堅持, 也沒有對錯 (唯一的錯方是 yahoo), 而那塊寶地, 就用眼睛看, 至於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或是索取些免費資源, 此後放棄, 不去奢望了......

這樣的決定將可以讓我的情緒平復, 讓身體舒服一點...反正過去不需要這些人, 現在也沒這樣的絕對需要......認份點看是買書, 還是把英俄文練好一點, 沒有訣竅就笨笨的做, 照樣還是能完工.

----
這篇牢騷, 真的想了很久, 看自己 plurk 上那堆情緒噗, 很煩, 也覺得自己吵到朋友們安寧, 外加......

這也是最大的因素......最近真的已經因為這些不爽, 搞得胸口悶悶的, 心跳好幾次...這身體...真的不適合情緒太過激昂...我很不喜歡和人吵架, 心臟負擔不了這樣的劇烈情緒表現, 平常看到我會開表罵人, 都算小事, 手指頭粗口飆完了也沒情緒了......

真出現不罵髒話的段子, 剩下一堆字, 那才是真的火大到極點的時候, 問題是發完火, 自己也虛了, 呼吸不順外加胸口悶, 這一點好處都沒有......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今天是 4 月 19 日......

江老師, 我還記得你, 還記得今天這日期, 是否這表示我還沒走出來?

肯定是...這心痛和傷肯定大到我無法用言語去言明, 不然我不會仍然記得你, 記得這件事, 即使已經事過境遷, 即使已經過了 20 年......20 年了, 20 年感覺上好漫長, 但閉上眼卻還是能回想到那一年, 那種被深信之人背叛的那種椎心之痛, 和周圍的異樣眼光.

是我魯直, 不懂得處理情感這課題, 所以才會導致那樣的結果吧!? 但當年我只是一個 17 歲的孩子, 即使是現在, 我還是不確定我就能處理的更好, 因為我已經經歷過, 已經說不準.

我敢提了, 敢回想了, 敢再對人放出感情, 只是這分寸我能拿捏的好嗎? 我卻沒有把握, 當年在絕望深淵裡, 你是那道牽引的光, 從倒數到名列前矛, 這樣的感謝該怎麼表達? 古人的那套 -- 受人點滴必當湧泉以報 -- 又記得太牢, 結果這難以掌握的分寸, 這樣魯直的表達, 加上真的有人在興風作浪, 所以就這麼樣的將枷鎖套在我身上, 而你就這樣的解套.

江老師...你沒錯, 錯的是那個興風作浪的學生,你只是讓一個笨學生不當的感謝嚇到了...

我沒錯, 只是我太年輕, 太想讓自己心中豐沛的感謝讓一個自己心中尊敬喜愛的老師知道, 卻用錯了方式, 如果我能鼓起勇氣直接當面告訴你, 或許這條路會不一樣...
不過我們都回不了當年, 所以成就了現在的我.

對人際間的情感是這樣的畏怯, 對人際間的信任感是這樣的薄弱, 怨嗎? 

深深的一口氣後, 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現在這對人與人間的精神潔癖到底源於何處, 但是從小我就不擅於處理分離的課題, 所以畏懼放下太深厚的情感...是啊! 是這樣的畏懼, 卻又這樣的想表達......

所以我能忘嗎? 大概很難, 這事件已經成了我人生中很重要的印記, 如果我忘, 我就不再是現在的自己, 諮商師最後一次時說的, 其實我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試著去遺忘, 讓自己不要記得, 即使自己又一次的進入那樣的情境裡, 忽略不舒服的感覺, 或許這就是出口...

寫到這裡, 我想在這無題上我知道我該給他什麼樣的名字..."祭"

人們用祭祀去告慰先祖, 讓自己心安, 同樣的.....

2010年5月23日 星期日

心情起伏很大的一週

我好像好久好久不曾用 blog 寫心情了......這就是我討厭被他人將這個 blog 的所有者和我本人連結上的原因, 總覺得束縛, 討厭被眾多眼神關注. 可是再不寫, 我想再過不久或許就會看到我自殘或是又得去約心理諮商了.

那該從何說起......

星期一 -- 5 月 24 日是我和我先生結婚七年的日子, 要問我感想, 我會說, 我是個不適合婚姻的女人; 台灣的婚姻制度, 傳統的婚姻觀念, 中國歷史對於女性最不公平的制度......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放慢步伐, 為理智找尋出路, 為情緒找尋落腳處

今天, 在莫霖的新小說裡, 看到這麼一段:
"這就跟人生一樣, 很多傷心難過, 痛徹心扉的事, 我們都急著想把它忘掉, 想把它從心裡拔掉, 可是做起來好費力, 不是嗎? 有些痛苦根扎得太深, 怎麼可能說忘就忘?"

"要不要乾脆就不要拔掉, 把這些痛苦的記憶留下來, 學會跟它共處, 就跟這些蔬菜一樣, 也許你會發現, 原來這些痛苦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至少...讓我們學會了成長, 就跟這些蔬菜肥沃了土壤一樣..."

也許她真的只能將痛苦打碎, 像整土一樣徹底翻遍, 將每一片痛苦的記憶翻進自己心裡, 埋進自己心裡, 在刺痛中學會成長...
當我看到這邊, 其實我也跟女主角一樣難以控制那份情緒......因為就是這麼樣的貼近.

上個月月底, 我的思想為我的情緒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試著想去解決一件困擾我很多年的往事, 原本以為遺忘, 原本以為不重要, 原本以為已經事過境遷的事, 原本原本......結果它從沒離開過, 就像個表面癒合的疤, 但事實上其下卻已經化膿腐敗.

當所有條件齊備, 這個傷口又重新的被挖開, 這一回我重新審視, 只是這一掙扎竟是三年的時間, 但是最終我還是鼓起勇氣去面對, 因為這當中有太多我珍視的人與事, 在思想上不願也不想去傷害, 破壞這一切, 縱使我的心情不時在最幽暗的深處擺盪, 不時地想吶喊著最絕決的那句話.

我很慶幸我去了, 也很慶幸自己曾經擁有的能力並未稍減, 在我的大學導師口中, 我能夠善用我自己的所學去剖析自己, 比同年齡的多數人都強, 縱使我有著最容易沮喪的情緒. 這一回還是如此, 我的諮商師在我們關係結束的那一次同意我說的話, 因為他認為其實我找到了方法, 在沒人引導, 教導的情況下, 我靠自己找到了出口, 因為我就和書中的這段情節一樣, 在我仔細地思考過後, 我如何也無法將那人切割, 丟棄不好的, 留下良善的, 因為那人就是那人, 全部都在一起的他才是他.

諮商師說, 其實我正在慢慢地找到方法, 何不讓我的思考停下腳步, 等等我的心去做決定, 我承諾, 我會好好地過, 放慢腳步, 讓自己的心去尋找一條真正適合我自己的道路.

既然割捨不掉, 那就留下, 既然這麼痛, 那就將他擱置.

不斷地回視過去, 同時看著未來, 踏穩當下的每一個步伐, 這是人生, 也是成長, 那就這麼樣地過吧!

就像過去幾年裡在做的, 我寫下, 於是放下, 直到有一日當我重新翻閱, 我終能擺脫淚水, 以微笑面對.

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

無病呻吟


似乎學俄文這件事情已經到了一個很怪異的關口, 怪異到讓自己最近唸書唸的很倦 -- 這件事情可以從我這陣子的 twitter 上發現. 其實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偷跑 -- 這句是老師家妹妹說的, 第一次聽到時心中哈, 哈了兩聲, 對啊! 偷跑ㄋㄝ...

因為我偷跑, 所以現在上課變得很無聊, 而且還能預期第三課之後會更無聊, 記性太好是個錯誤嗎? 這時候真的會這樣子覺得, 我覺得年齡漸大的好處就是慢慢的找到適合自己的唸書方式, 不需要依循國中時代的那些樣板規則, 而我的缺點就在於我不會背書, 我沒有辦法像其他人那樣子坐在書桌前拿著課本開始默寫默背, 頂多半小時, 就會看到我跑去和周先生聊天去了. 我不會背書, 可是我會背長相, 我能夠把頁面中的內容記住, 這種方式很適合離開校園後的念書方式, 反正不以考試為目標, 我只要知道我可以在哪裡找的到資料, 至於背不背的住, 那就是其次了.

因為這樣, 課本的內容開始變得很無趣, 聽說我還要上第五期, 如果上課可以偶爾去和周先生聊聊天或許還好, 只是連發呆出神都會馬上遭到報應, 這妄想大概很難得逞, 想繼續往第三冊唸, 卻發現內容的長相大變, 字變得更小, 內容比第二冊還密密麻麻, 最重要的是每個字上面的小撇不見了,  傻了, 不會唸了.

不安分的腦袋開始策動叛變, 懶得唸書又不想荒廢學業, 指使雙手開始找些好玩的東西, 從電腦遊戲的凱薩大帝到小說的 OCR 檔, 看著某位前輩的露天攤位上那本俄文的言情小說, 心癢兼手癢的很想買下來, 可是看著書架上三本原文小說, 最後還是罷手, 畢竟等級差太多, 這種逐字翻字典的談情說愛即使到了火山口還是感覺不到愛情的熱度.

其實現在真的很茫然, 想找有趣的文字來看, 無奈沒那個能力, 想往下唸, 那份衝勁少了老師在旁邊壓著, 早就閃的老遠, 翻開新的內容, 不知道是底子夠了還是什麼不知名的原因, 少了唸第二冊時還是一堆不懂得問人的挫折 -- 讓人向前的動力, 第三冊不過就是字上面少了撇, 生字多了點, 花點時間還是可以讀完, 唸順, 至於文法, 已經懂這本教科書的編排後, 看的懂文法表格在傳達什麼, 在沒有考試的壓力下, 不需要唸到通, 懂了即可, 就更少了讓我想解決問題的力氣了. 結果第三冊第一課查完了生字就這樣子擺著, 擺著, 擺著...期盼他早日修成正果, 阿們!

上上週, 繼放棄俄文的言情小說後, 還是想找有趣的書來讀, 既然還沒能力談情說愛, 就找些兒童讀物來看吧! 選上納尼亞傳奇和哈利波特, 只是凱薩大帝這前車還擺在眼前, 那份體認既殘酷卻又實際 -- 俄文是個很機車的語言, 學得很慢, 卻忘的很快, 若把這兩個句子丟給我家老爺, 大概會變成兩個函數式子, 畫出來的圖, 肯定是兩條漂亮的弧形線條, 構成一個大叉叉. 所以那些無用的俄文字背起來實在沒太多用處, 只是佔記憶體而已. 於是想了幾天後, 決定去找人麻煩, 把問題扔去給別人傷腦筋, 快快樂樂的等回應.

上週收到一本書 -- 閱讀用的書, 不騙你, 書名就是叫做閱讀用的書 == Книга для чтения, 兩天來就是放在桌上, 一邊練功, 一邊看, 目前不需要動用到字典就可以很順的讀過去, 自己在房間裡大聲唸出聲, 沒困難的就是一篇一篇念過去, 都是些小故事, 從這當中有了個感想, 我敗了幾本對岸編的閱讀本, 中俄對照, 不過總是唸沒幾篇就放棄, 可是這兩天來我卻能對這本書閱讀越有趣, 差異就在於對岸編的東西就跟民國 60-70 年代黨國一家時出現的那種教條式, 精神喊話式的無趣文章一樣, 光看中文都沒什麼興趣了, 還看什麼俄文. 可是這本書真的是不同, 全部都是短文, 隨著頁數的增加, 短文的程度也隨著增加, 文章的內容則是偏重生活中的小故事, 讀起來的感受於是大大不同.

還是好無聊喔, 人家不想背文法, 還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可以玩嗎? mud -- 大概 man page 查完, 我可以出一本中文 mud 教戰守則, 順道拉幾個會玩 mud 的人去那邊掃, 依照 DR 的狀況, 大概不用一個月, 換我們當魔王; online game -- 上次看到希望 online 在俄國某網站上打廣告, 可是依照我玩飛天的狀況, 我大概是一頭悶著練到自己當魔王了, 還沒認識半個俄國人......算了, 晚上去找會講話的 AOE3 俄文版好了.

* 這標題想了很久, 原本想定為「無聊找碴」, 只是根本還沒找到碴可以找, 如果可以有碴找, 我大概不會在這邊靠么, 想來想去, 就是這句「無病呻吟」最符合現在的心情, 無聊翻了, 做啥都覺得不對勁.

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很悶啊...


看到上一篇的回應文章, 再回頭看自己寫的以及那篇新聞, 心裡就一直悶悶的.

其實俄羅斯如何, 對遠在亞洲東南角的我來說, 始終一直停留在平面資料上, 並不會因為我對她的了解漸深, 然後就從 2D 變成 3D. 只是看著陌生人留下的回應, 初時被鼓舞的喜悅後浮現的是悲哀, 悲哀自己一時興起作為自己生活點滴紀錄的 blog 竟成為這些人獲得資訊的來源, 這隱含的訊息是什麼?

我們每天在報紙上, 電視上看到的全然受限於媒體人的所學, 走在路上一把撈過去可能一票的留美學人, 這些人從學校開始就接受著美式觀點, 加上語言能力的受限, 英語是大多數人理所當然的第一外語, 英文資料的廣泛普及程度自然又掩蓋了其他歐洲語言的必要性, 再加上過去戒嚴時期對於 "殺 x 拔 x", "揚 x 媚 x" 這些對於反對共產主義的精神標語影響下, 我們自然對那個自 1991 年後邁向民主的國家完全陌生.

為何我與朋友要為這樣的一篇報導感動? 因為每日翻開新聞, 電子報或是電視, 能夠接收到的不是 CNN 就是 BBC 來的國際新聞, 往往立足點不同, 觀點隨即不同, 自這些消息中整理歸納後重新撰寫評論, 卻不帶私人情緒, 不帶任一方的偏頗, 卻是難能可為. 這樣的評論若是讓我寫來, 絕對是揚俄抑美, 跳過俄國的問題, 放大美國的缺點, 最好把芝麻小事寫成國家大事, 甚至是世界大事.

辦公室的長官們平均年齡大概在 45 歲上下, 剛學俄語那段時間, 就常被問, 學那個語言要做什麼? 那邊那麼窮, 都沒飯吃, 能幹嘛......要不就是 "蘇聯", "蘇聯" 的喊, 那時候對於俄羅斯全然的陌生也無法解釋什麼, 就悶著偷偷摸摸的念俄文, 什麼都不想解釋, 隨著時間知道俄羅斯越多後, 他們的所知還是停留在原處時, 這是一種悲哀; 當我曾經一次請負責發行國際訊息的網頁負責人更改對於俄羅斯的名稱, 他回我的是茫然的表情, 不解我對他解釋俄羅斯/俄國與蘇聯的不同; 當我已經能夠看到那個國家正穩定而迅速的強大同時, 這些人看到的是他們沒飯吃, 當我的觸角已經能夠向那個陌生的國度延伸時, 這些人卻依舊停留在學生時期所學的知識國度中. 當然一部份的原因是在這群腦袋已經固化如水泥的中年人對自己工作上無關的事物不帶興趣, 所以也就沒興趣去更新自己老舊的韌體內容, 但是另外的是不是該去想想, 這些媒體人掛在嘴上的新聞自由到底是什麼?

新聞自由到底是深度還是廣度的延伸? 或是兩者兼具? 當世界諸國正逐漸因各方面緊密接合, 是不是應該是廣度更加延伸, 讓國人得知世界上每一角落正在發生的事情, 而非大台灣論的去找個電子顯微鏡來把隔壁阿毛家那隻狗如何上他們家的貓, 然後生出一隻豬的事情當成單元劇來報導 (純屬虛構, 若有雷同, 實屬巧合).

可是很悲哀的是, 眾多新聞台上能夠看到的是後者, 當東森某台夜間 10 點那個時段某節目幾次專題介紹關於俄羅斯的崛起後, 這些內容並沒有讓多少台灣人接收到, 其中的單元介紹了 Vitas, 因為台灣為數可觀的 V 迷, 所以那天的片斷被廣為散佈, 除此之外? 黑金, 富裕, 金磚四國, 這些訊息台灣人看到了多少?

真的很悶啊! 從張錫模老師的「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張弘光先生的「北進俄羅斯」到現在國際上看到的俄羅斯, 這國家早已今非昔比; 從網路上看到的除了托爾斯泰, 普希金等重量級文人外, 他們也有著與大多數國家正在流行的通俗文學, 奇幻文學; 當我們聽著來自美國的糜糜之音, 俄羅斯也有著相同的流行; 她的人民也和大多數的開發中國家的人一樣, 面臨著許多矛盾, 這個擁有全世界最大國土的國家, 從地圖上來看, 她不過就是我們隔壁的隔壁而已, 當她站穩國際舞台重新能夠與美國抗衡的同時, 為何我們對她竟是這麼陌生, 如果不是三年前 Vitas 為我開啟了這扇窗, 我是否依舊, 是否和我身旁的人一樣, 對她茫然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