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羊毛氈想很久了, 不過一直都沒動作, 一部份原因在於幅新手織的位置太遠, 本宅女的定義就是以家為圓心三公里為半徑外的距離都算遠, 再加上換車超過一次, 那個地方就屬天邊了.
直到某次在對岸的某網路賣場上看到幾樣羊毛氈製作出來的小物, 才真正的動念想學, 同時並發現博客來上以羊毛氈為關鍵字查訊後出現的某樣商品, 讓我決定去玩玩.
不過還是那個老問題 -- 幅新好遠......
怎麼辦?
有老師敎可以省去很多摸索的時間, 就算可以買書學, 不過我想還是有些東西必須經過面對面才能夠解決的. 東找西找, 找到了羊毛氈首創館 (請把目光往右移, 右邊的側欄上就是他們家的貼紙), 他的位置就在羅斯福路四段, 查詢 google 街景後發現他就在台大管院對面, 和邱素貞瑜珈同一棟. 更巧的是他們在這兩週的星期一開設了體驗課程.
那還要說什麼? 於是就在電話洽詢後, 決定報名了.
----
先說, 我完全沒概念, 沒摸過羊毛, 沒搓過羊毛, 更不懂什麼叫做氈化, 完完全全的空白, 就這樣只有 "人" 到了教室......
這一週的體驗課程是「【羊咩咩花圈】針氈課程」 (圖片請按連結前往觀看)
教室的桌上就擱著兩包 -- 一包花圈的材料包, 一包是針氈的工具包
授課的老師是這位 -- 毛毛豆子羊毛氈
製作過程:
我真的是小看這項手藝的 "花時間", 原本以為兩個小時就可以完成這項作品, 結果到課程結束, 完成的程度大約是 1/3, 完成的部分還相當的粗糙.
老師發給我們一根竹籤,大約是竹筷的粗細, 用來幫助我們將羊毛捲成球狀, 這是輔助工具, 並非絕對, 花圈主體的七顆球屬於比較鬆軟的圓球, 所以先把一條一條的羊毛捲成球, 用針戳讓它固定, 然後就是塑形.
針體上有凹凸, 用以造成氈化, 在還沒真正的動手前是無法理解這樣一句話的意義的, 直到看著手上那團由竹籤捲出來的羊毛圓柱體慢慢地從柱狀變成圓球, 從能站變成會滾, 那真的是只有神奇二字可以形容, 而且手上原本鬆軟的毛線球變得緊實, 外觀變小, 鬆散柔順的毛逐漸糾纏在一起直到再也分不開, 這過程真的不簡單.
第二個部份是頭部, 如果纏那顆毛球很有成就感, 那這顆頭......就是讓我體驗到拿針戳自己的快感了.
以羊毛氈作為關鍵字, 可以在 google 上搜尋到許多人寫學習甘苦, 如果是針戳的課程, 大概第一名被提到的就是拿針戳自己的樂趣. 連昨天上課老師都不斷提醒, 小心, 不要戳到自己, 戳到也不用太擔心, 就像捐血前的那一針, 就那麼一滴, 不會用噴的! 這句話真的不知道是要叫我們不要擔心被戳, 還是盡量戳, 反正不會大出血......
羊咩咩的頭真的不大, 大概就 2 公分大小, 所以東戳西戳, 針速若下得快, 真的很難避免, 昨晚我中了兩下......好痛!
2 個小時真的是飛快的過, 其中完成了 4 顆球, 1 顆怎麼看都像狗頭的羊頭, 兩根......有點太肥大的腳, 羊頭上有眼睛, 沒嘴巴.
對我來說最大的難度在於我是初學者, 初學者無敵! 意思就是做什麼都會過與不及, 所以抓在手上的羊毛量不是太少, 就是太多, 結果自然也慘不忍睹, 其實不及也還好, 反正可以再加, 怕就太過, 結果想少都不知道怎麼少起.
下週是小紅帽, 順便驗收這個星期的花圈, 所以還有得摸, 用這幾天要將剩下的部位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