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剪報] 俄新網記者與CCTV攝制組一同“聚焦俄羅斯”

俄新網記者與CCTV攝制組一同“聚焦俄羅斯”
18:49 2009-06-15
http://big5.rusnews.cn/shalong/20090615/42501395.html

作者:俄新網記者高懿潔

--葉卡捷林堡特別篇

"今年是烏拉爾地區第一次舉辦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烏拉爾是溝通歐洲與亞洲大陸的地區,今年的這一活動將帶有強烈的歐亞性質。"這是俄聯邦總統駐上合組織全權代表列昂尼德·莫伊謝耶夫在5月28日"上合組織信任氛圍與信息安全"圓桌會議上的講話。6月9日晚,筆者與中國中央電視台"聚焦俄羅斯"攝制組降落在了這塊溝通歐亞大陸的土地上,烏拉爾的首府--葉卡捷林堡。

走出科利佐沃機場回頭望去,烏拉爾的陽光照射在大樓玻璃上,這棟新建的空港熠熠生輝。這就是為迎接上合組織峰會,向機場投資80億盧布的成果。據俄媒體報道,在峰會召開的6月15、16日期間,科利佐沃機場將正常運行它的33航線,同時也准備迎接來自12個與會國的專機,總數超過1500人的代表團成員。

航站樓前面矗立著大幅標語:俄漢兩種語言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 葉卡捷林堡2009"。車子行進在城市中,同樣的宣傳比比皆是;在國際新聞中心附近,連俄羅斯贊助商的橫幅廣告,都被翻譯成中文,令我們這些國人倍感親切。一路上,街道兩旁點綴著鮮花,據媒體報道,往年這些鮮花都要等到6月份才開始栽種,今年為了迎接上合峰會,在春天就提前准備了,一共有10萬株。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路上對人、對車的檢查都比以前多了。"司機說,"峰會使城市改觀很多,原來道路可差了。你們看路上這些線,都是新劃的。"

看得出來,同喧鬧繁華莫斯科相比,這是個相對安靜的城市,沒有那麼多的行人,也沒有那麼多的車水馬龍。古建築與現代化樓房交錯在一起,顯得葉卡捷林堡別具一格。我們被安排在位于市中心列寧大街的"Grand Avenue"酒店。筆者注意到,大堂的書報架上放置了上合組織通訊站出版的特刊雜志《上合組織信息與伙伴》,還安排了兩位負責上合峰會的協調員。

"我們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食品與服務貿易部派來的,我們部委一共有60位工作人員指定為上合峰會的協調員--這只是我們部委的數字--這些協調員分布在這次峰會與會者與記者下榻的各個酒店,每個酒店安排兩名,每6個小時換一次班。"其中的一位協調員說道,"我們不單針對峰會食品和服務方面的問題,所有和會議有關的事宜,我們都會盡可能的提供協助。"

從"Grand Avenue"酒店步行5分鐘,就是人工湖,湖岸邊綠色哥特風格的建築,就是金磚四國峰會的主會場。這個建築名叫"謝瓦斯捷婭諾夫的樓房",謝瓦斯捷婭諾夫是19世紀採礦工業部門的大臣,也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他在1860年買了這棟3層樓房,以哥特式的風格對房子進行改造。葉卡捷林堡政府為了迎接金磚四國峰會,斥巨資對這座建築進行了改造。

晚飯的時候,司機介紹說,現在我們所處的位置是亞洲,飯後會帶我們去城外著名的"歐亞分界線"。制片人劉愛民笑著說道:"對,我們一會就去歐洲轉一圈。"

車行50公里左右,高高聳立的紀念碑便引入眼簾。基座的左邊寫著"歐洲",右邊是"亞洲";頂部的雙頭鷹,一頭朝著歐洲,一頭向著亞洲。

"這個界碑生動了描述了俄羅斯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劉愛民說道,"一面看著歐洲,一面看著亞洲。"

劉愛民還補充說:"早在葉卡捷林堡建城的那個時期,女皇認為分水嶺的西部--歐洲部分是發達地區,東部是蠻夷之地;現在俄羅斯政府沒有把上合峰會的地方放在歐洲部分的中心,而是安排在連接歐亞大陸的城市,表示他們意識到了亞洲對于這個國家的重要性。"

界碑前面還立著一個石碑,上面寫道:"歐亞地標建于白樺山(413米)的斜坡,這是西伯利亞運輸線的最高點,由西向東貫通烏拉爾山。烏拉爾山脈是主要的分水嶺,也是世界上兩塊土地的分界線--這是經過18世紀初俄羅斯歷史和地理學家瓦西里·塔基曉夫論証的。"早在12世紀,這座山的側面被白樺林覆蓋,山名由此而得。盡管這麼多世紀以來,白樺林已經被松樹取代,這個名字仍然保留了下來。

劉制片站在界碑面前說:"你們看,我現在是一腳踏在歐洲,一腳踏在亞洲。"

葉卡捷林堡的白晝比莫斯科還要長,我們離開界碑的時候已是晚上11點,天才剛剛開始暗下來。

回到酒店,我們每個人房間的桌子上擺了一本《葉卡捷林堡旅游指南》。據葉卡捷林堡行政對外關系局的消息稱,今年夏天旅游社將為游客安排一百多個游覽線。上合組織峰會客人在葉卡捷琳堡不僅將討論迫切的經濟和政治問題,還有機會參觀葉卡捷琳堡歷史名勝和自然風景。

第二天,為了與俄羅斯總統辦公廳新聞處的工作人員見面,我們來到了上合峰會新聞中心所在的葉卡捷林堡世貿中心。世貿中心下屬的"Atrium Palace Hotel"是凱悅酒店建成以前市內唯一的五星級酒店,很多參加峰會的工作人員都在這里下榻。6月11日晚我們來到國際新聞中心時,已經有很多人員在這里進出。迎接我們的是這次峰會的指定轉播機構--俄羅斯國家電視廣播公司技術制作部第一副主任列昂尼德·塔烏別。

塔烏別向我們介紹說:"新聞中心一層主要是文字媒體工作廳,這里設有300個工作台,其中200個是配備了必要設備的台式電腦,還有100個是給筆記本用戶使用的,連線就可以上網。每個工作台還配有一個電話機。並且大廳里有無線上網信號。新聞中心啟動後,這個大廳前部的大顯示屏會不間斷的播放和峰會有關的各個現場傳來的畫面,包括各國元首抵達葉卡捷林堡、上合峰會和金磚四國峰會主會場、其他小型新聞發布會等。"

二樓是廣播電視媒體區域,這里排列著15個工作間,每個工作間配有電話、電視機等設備,專門提供給電視記者。這里還可以接收各種國際信號。

"中央電視台定購了第1、2、3號工作間。"塔烏別介紹說。

接著,塔烏別把我們帶到了國際信號總控制室。

"這些就是我們的設備。"他說道:"是直接從聖彼得堡經濟論壇新聞中心運過來的。"

新聞中心將在6月13日下午3點開放,向注冊記者發放工作証。6月14日下午3點正式啟動,國際信號也會在此時開始傳送。

"Atrium Palace Hotel"酒店正門不遠處搭建了兩層Stand Up工作台,共有10個工作間,供電視記者播報現場。

"當時我們對這個工作台進行選址的時候,周圍建築只有這個酒店是完善的,因此我們決定把位置定在正對酒店的地方。"塔烏別說,"其他的建築在最近幾乎是在一夜之間修建完畢的。"

"Atrium Palace Hotel"酒店對面是中國代表團下榻的"奧涅金"酒店,當天這個酒店的大廳還在進行最後的內裝。

"我們這里的房間幾乎全部預定出去了,一共有大約170人。""奧涅金"酒店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到時外人是不允許進入這里的。"

凱悅酒店位于葉利欽大街,是葉卡捷林堡第二座5星級酒店,也是凱悅集團在俄羅斯除莫斯科以外唯一的網點。它是為了迎接峰會提前完工的,在今年4月投入使用,也是葉卡捷林堡市中心(Yekaterinburg-City)商務建築群中第一個投入使用的項目。

6月12日,筆者與攝制組前往凱悅酒店,為稍後將進行的直播做"踩點"工作。這一天,整個城市的戒備與我們抵達的那天相比顯得嚴格多了。大街上到處都是警察,甚至有公共汽車載著滿滿一車穿著制服的警察。最誇張的時候,可以看到幾十輛警車列著長隊呼嘯而過。

司機說:"今天外城市的車已經不可以進入葉卡捷林堡市了。"

筆者與攝制組人員進入凱悅酒店,2樓是峰會期間各國元首舉行會議的地方。一上2樓,便可以看到一共12面上合峰會與會國的各國國旗。我們首先來到了大會議廳,里面擺放了一個碩大的圓桌,看起來是進行大範圍圓桌會議的地方。會議廳里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布置、並且安裝保衛設施。門口的保安表示,會議開始前,禁止任何內部拍攝。接著我們又繞到一個小型的會議廳,里面擺放的是較小的圓桌,圍繞圓桌的椅子都呈一前一後對應的布置,我們推測,這是各國元首帶一個翻譯或秘書,舉行小範圍會議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