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放慢步伐, 為理智找尋出路, 為情緒找尋落腳處

今天, 在莫霖的新小說裡, 看到這麼一段:
"這就跟人生一樣, 很多傷心難過, 痛徹心扉的事, 我們都急著想把它忘掉, 想把它從心裡拔掉, 可是做起來好費力, 不是嗎? 有些痛苦根扎得太深, 怎麼可能說忘就忘?"

"要不要乾脆就不要拔掉, 把這些痛苦的記憶留下來, 學會跟它共處, 就跟這些蔬菜一樣, 也許你會發現, 原來這些痛苦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至少...讓我們學會了成長, 就跟這些蔬菜肥沃了土壤一樣..."

也許她真的只能將痛苦打碎, 像整土一樣徹底翻遍, 將每一片痛苦的記憶翻進自己心裡, 埋進自己心裡, 在刺痛中學會成長...
當我看到這邊, 其實我也跟女主角一樣難以控制那份情緒......因為就是這麼樣的貼近.

上個月月底, 我的思想為我的情緒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 試著想去解決一件困擾我很多年的往事, 原本以為遺忘, 原本以為不重要, 原本以為已經事過境遷的事, 原本原本......結果它從沒離開過, 就像個表面癒合的疤, 但事實上其下卻已經化膿腐敗.

當所有條件齊備, 這個傷口又重新的被挖開, 這一回我重新審視, 只是這一掙扎竟是三年的時間, 但是最終我還是鼓起勇氣去面對, 因為這當中有太多我珍視的人與事, 在思想上不願也不想去傷害, 破壞這一切, 縱使我的心情不時在最幽暗的深處擺盪, 不時地想吶喊著最絕決的那句話.

我很慶幸我去了, 也很慶幸自己曾經擁有的能力並未稍減, 在我的大學導師口中, 我能夠善用我自己的所學去剖析自己, 比同年齡的多數人都強, 縱使我有著最容易沮喪的情緒. 這一回還是如此, 我的諮商師在我們關係結束的那一次同意我說的話, 因為他認為其實我找到了方法, 在沒人引導, 教導的情況下, 我靠自己找到了出口, 因為我就和書中的這段情節一樣, 在我仔細地思考過後, 我如何也無法將那人切割, 丟棄不好的, 留下良善的, 因為那人就是那人, 全部都在一起的他才是他.

諮商師說, 其實我正在慢慢地找到方法, 何不讓我的思考停下腳步, 等等我的心去做決定, 我承諾, 我會好好地過, 放慢腳步, 讓自己的心去尋找一條真正適合我自己的道路.

既然割捨不掉, 那就留下, 既然這麼痛, 那就將他擱置.

不斷地回視過去, 同時看著未來, 踏穩當下的每一個步伐, 這是人生, 也是成長, 那就這麼樣地過吧!

就像過去幾年裡在做的, 我寫下, 於是放下, 直到有一日當我重新翻閱, 我終能擺脫淚水, 以微笑面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