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編譯林沿瑜╱報導】
2009.09.24 04:08 am
http://udn.com/NEWS/WORLD/WOR4/5152268.shtml
AK- 47步槍的原產地在蘇聯,但它的普遍程度早已超越蘇聯。總統馬英九7月出訪尼加拉瓜,尼國總統奧蒂嘉親自開車載馬英九外出視察,他的座位底下放著一把 AK-47;重大通緝要犯張錫銘多年前挾強大火力與警方周旋,他手中握有AK-47;甚至,莫三比克國旗和國徽上也都有一把AK-47。

AK-47步槍由俄國軍人卡拉什尼科夫研發成功,卡拉什尼科夫在二次大戰時參戰,不過因為受傷而必須遠離戰場。想不到,這段療傷止痛的過程意外讓他研發出了AK-47步槍,並讓這款步槍取代了西蒙洛夫半自動卡賓槍,在1951年成為蘇聯軍隊的制式裝備,也開啟了它往後超過半世紀的響亮名聲。
AK-47步槍的稱呼可分三部分。首先,「A」代表「自動的」(Automatic),「K」代表設計者「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47」代表在「1947」年研發完成。亦即,AK-47步槍屬自動步槍,而當初設計AK-47步槍的卡拉什尼科夫現年已89歲。
AK-47步槍在研發過程中歷經風沙泥水環境的嚴格測試,因此1947年研發完成後立刻被選為蘇聯軍隊的制式裝備,並於1951年量產後開始服役,進而在冷戰時期成為蘇聯集團國家的制式裝備。
由於AK-47步槍可在沙漠、熱帶雨林、嚴寒等極度惡劣的環境下保持相當好的效能,而且構造簡單、分解容易、易於清潔和維修,因此開始成為黑道分子和游擊隊的理想武器,AK-47步槍於是走出戰場,成為民用的重要火力。
當然,AK-47步槍也非無懈可擊,其缺點主要表現在全自動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因此影響了它在全自動射擊時的精準度。一般而言,AK-47步槍難以精準射擊300公尺以外的目標,比較適合近距離的攻擊。
AK-47步槍最大「成就」或許在於它提供了一個步槍製造的良好模型,山寨版的AK-47步槍因此喧賓奪主,成了AK-47步槍市場主流。這些山寨王國以中國、保加利亞、波蘭為最大宗。另外,台北市刑大也曾在2005年4月間,在台北縣板橋市查獲AK-47步槍的改造槍械。
【2009/09/24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