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剪報] 普京訪問波蘭相逢一笑難泯恩仇

普京訪問波蘭相逢一笑難泯恩仇
2009-09-02 11:31:51  來源:國際線上專稿  編輯:姚毅婧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09/09/02/3785s2609916.htm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趙遠方):波蘭9月1日在北部港口城市格但斯克舉行了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0週年活動。波蘭總統卡欽斯基、總理圖斯克、俄羅斯總理普京、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十幾個國家的政要出席紀念活動。

近年來,與波蘭關繫緊張的俄羅斯總理普京高調亮相紀念活動,引發了媒體的關注。普京訪波前夕在波蘭的主流媒體《選舉報》上發表署名文章《歷史是互相討伐的理由還是和解與夥伴關係的基礎?》,直面俄波兩國歷史上的爭議事件,力圖從“二戰盟友關係”出發修復雙邊關係。普京寫道:“過去的陰影絕不能籠罩目前的俄波關係,更不能籠罩未來的雙邊關係。”儘管普京做出了種種的示好姿態,但分析人士認為,由於俄波兩國之間長久以來的歷史積怨、複雜的民族情感,以及現實利益的糾葛,雙方政治上的不信任、民間的對立情緒都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修復。

從歷史宿怨來說,俄羅斯在歷史上曾經夥同普魯士三次瓜分波蘭,極大地傷害了波蘭人的民族情感。二戰爆發前,蘇聯與納粹德國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直接將波蘭置於納粹的槍口之下,隨後蘇聯又出兵波蘭西部,佔領了2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近年來,兩國圍繞二戰的爆發原因多次展開口水戰,相互指責對方要為二戰的爆發承擔責任。8月30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再次斥責波蘭媒體有關“前蘇聯應對二戰爆發負部分責任”的說法,稱前蘇聯為二戰所做的貢獻不容貶低和篡改。波蘭總統卡欽斯基則于9月1日進行了回擊,他表示,波蘭反對有關國家妄圖改寫歷史、混淆二戰事實的做法。“卡廷森林事件”是兩國在歷史問題上的又一爭執焦點。對於波方“解密所有涉及卡廷事件歷史文件”的要求,俄方8月31日表示,在這一問題上俄方有自己的辦事原則,不會就此做出讓步。雖然二戰結束已經60多年,但雙方在歷史認識問題上的分歧與爭執反有愈演愈烈之勢,而歷史問題上的衝突又進一步加劇了兩國之間的隔閡。

輿論注意到,在9月1日的紀念儀式上,圖斯克和普京在演講中針對有關二戰歷史問題繼續綿裏藏針地指責對方。圖斯克在講話中強調必須牢記歷史,他表示,如果不尊重歷史事實,波蘭、歐洲以及整個世界都不會安全和平,暗中直指俄羅斯在二戰爆發原因以及卡廷森林事件等問題上的做法,令波方不安。普京的講話同樣暗藏鋒芒,一方面著重強調俄羅斯在二戰中為戰勝法西斯和建設新歐洲所做出的巨大貢獻,而對俄波雙方爭執的焦點問題--二戰爆發原因和卡廷事件卻輕描淡寫地一語帶過。

分析人士指出,從現實層面來看,雙方的矛盾更是由兩國最根本的國家利益所決定的,幾乎無法調和。自上世紀90年代之後,波蘭一直奉行向西方靠攏的國家戰略,在重大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上唯美國馬首是瞻。波蘭積極尋求在其領土上部署導彈防禦系統,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出於對俄羅斯的疑慮。即使美國奧巴馬政府為防止激怒俄羅斯而暫停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但波蘭繼續向歐盟、北約等西方世界尋求安全保護的國家政策不會有絲毫改變。此外,波蘭積極推動歐盟的“東部夥伴關係計劃”,並支援烏克蘭、喬治亞等原蘇聯加盟共和國加入北約,也是希望借此在波蘭與俄羅斯之間形成一個相對安全的戰略空間,為波蘭的國家安全提供重要的戰略緩衝地帶。

雖然俄波兩國關係在短時間內無法得到實質性改善,但普京的訪問還是顯示出了雙向好的意願。普京在訪問前表示,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波蘭總理圖斯克的邀請參加二戰爆發紀念活動,因為俄羅斯和波蘭在這場正義的戰爭中曾經是盟友。普京和圖斯克在9月1日舉行的會談中都表達了正視歷史問題、重建互信的意願,兩國還將簽署一系列聯合文件。分析人士指出,在兩國戰略利益層面的堅冰暫時無法打破的情況下,從實用的技術層面出發,加強雙方合作,不失為一種逐漸增強互信、緩解對立情緒的良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