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已屬廢坑

= . = 此處已屬廢坑 = . =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剪報] 讓所有人了解並緬懷:寫在南奧塞梯悲劇性事件發生周年之際

讓所有人了解並緬懷:寫在南奧塞梯悲劇性事件發生周年之際
00:24 2009-08-08
http://big5.rusnews.cn/xinwentoushi/20090808/42551488.html


俄新網RUSNEWS.CN莫斯科8月7日電很多民族都有共同的不容改變的傳統,我們不僅要記住和歡慶愉快的歷史篇章,還不應該忘記悲劇性的時刻,首先在于要讓這樣一些悲劇事件不再重演。今天,在南奧塞梯事件過去整整一年的時候,記住南奧塞梯人民身上曾經發生過的悲劇、緬懷那些在這場為期僅五天的閃電般但卻充滿血腥的戰爭中犧牲的人才是最為重要的。

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奧運會開幕之前,格魯吉亞發動了對南奧塞梯的侵略戰爭。這種行為無非是對全人類歷經數世紀建立起來的法規和原則的粗暴踐踏,尤其是這次事件發生在奧運會期間,而奧運會應該是戰爭暫停的信號。顯然,第比利斯打的小算盤是:針對武裝力量薄弱的"分裂分子"的閃電戰會在世界人民的目光離開電視屏幕之前就結束。在戰爭開始前的幾個小時,格魯吉亞官方人士所做出的停火承諾,把其偽善的一面表現得淋漓盡致。

事實無可爭議地証明,格魯吉亞領導者打算一意孤行地實現自己的侵略行徑,同時,也在非常謹慎小心地做著戰前的准備工作。戰爭爆發于向南奧塞梯首府居民區的平民和俄羅斯維和部隊陣地的射擊,俄羅斯維和部隊駐扎在南奧塞梯是經過聯合國首肯的,當時格方使用"冰雹"多管火箭炮以及殺傷力巨大的大炮進行轟炸。攻擊時間的選擇也很有"學問"--他們選在了夜里進行攻擊,當時居民們都在自家屋內安靜地熟睡。最後確定共有162名南奧塞梯居民和48名俄羅斯軍人喪生,其中包括10名維和人員。總而言之,共有5134名南奧塞梯居民在格魯吉亞發動的戰爭中受害。

南奧塞梯政府、社會組織、俄羅斯總檢察院在過去一年里認真收集了發生在南奧塞梯地區的暴行的罪証。見証衝突的有5萬人。此類文件的大部分資料被送至國際刑事法院和歐洲人權法院,俄羅斯軍人和南奧塞梯居民寫了4000多個反對格魯吉亞的投訴信交至國際刑事法院和歐洲人權法院。俄羅斯軍人和南奧塞梯居民飽受衝突之苦,他們証實了南奧塞梯民族種族滅絕計劃的事實。茨欣瓦利城完全被毀,市內所有建築物受損級別達70%,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是歷史無聲而又重要的見証。曾一度淪入侵略者魔爪的南奧塞梯村落被焚燒的場景更是讓人恐懼萬分。格魯吉亞軍人對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和平居民進行無情的掃射,以及向躲藏在地下室的和平居民和手無寸鐵的民眾投擲手榴彈、用坦克履帶砸死平民的事實有目共睹。其規模和程度告訴人們,這場蓄意的戰役其目的完全不是為了"恢複憲法秩序",而是在于驅逐當地居民,摧毀其歷史聚居地。

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為阻止這場戰爭的發生已親歷親為--不斷進行調解並參與了各種和平行動。當這場公然的侵略行為發生時,俄羅斯及其武裝部隊被迫參戰。不顧西方政客和媒體的挑撥性傳言(其中,順便說一句,去年幾乎沒有什麼一致的說法),俄羅斯為了阻止格魯吉亞的侵略行徑,俄羅斯軍隊在格魯吉亞入侵後18小時趕至茨欣瓦利,而那個時候,那里的平民和俄羅斯維和人員已經遭受了重大損失。此外,俄羅斯武裝力量放棄占領格魯吉亞領地以外的南奧塞梯周圍必要的安全區域,並且包括過去已經遭受炮擊的茨欣瓦利的部分區域。俄羅斯航空獨享領導權,而他們只是進行了限制格魯吉亞炮兵陣地和軍事侵略基礎設施的打擊行動。最後,這場短暫的行動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五天完結,俄羅斯的參與並未持續很長時間,相反,正是由于俄羅斯參戰,不僅很快結束了這場戰爭,而且還拯救了南奧塞梯和格魯吉亞眾多的生命。就侵略行為而言,俄羅斯領導層並不想將自己的意志單方面地強加于戰敗國,而是訴諸具有權威性的歐盟國際調停機構,在其幫助下曾擬定了著名的梅德韋傑夫-薩科齊計劃。總之,俄羅斯所做的一切都像一個大國所為,俄羅斯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國際社會面前的高度責任感,它不再追求利用自己強有力的優勢(順便說一下,北約在巴爾幹地區的行動,當時因大規模空襲,塞爾維亞民用基礎設施被大面積摧毀,約1000名和平居民被炸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館數名工作人員也因遭受炸彈襲擊而犧牲)。

南奧塞梯人民和阿布哈茲人民曾多次通過全民表決方式表示過支持獨立的夙願。繼茨欣瓦利和阿布哈茲眾多事件發生後,兩個共和國的總統根據全民表決的結果和議會的決議,呼籲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國家主權。根據當時已經形成的局勢,俄羅斯認為可以接受這一提議。採取這一步驟是基于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人民的意願,遵循聯合國憲章、1970年國際法有關國家間的友好關系原則的宣言,以及1975年歐洲安全理事會制定的《赫爾辛基最終文件》和其他主要的國際性文件。這一為形勢所迫,但卻是處心積慮和不可撤銷的決議,能夠保護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人們的生命,維護他們的利益,防止新的流血衝突的發生。

在格魯吉亞的侵略之後,俄羅斯大力援助南奧塞梯重建被毀的城鎮和村莊,建設學校、幼兒園、醫院、住宅、道路、電力和天然氣設施。雙方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協議,以共同的努力保護國家邊界。

遺憾的是,這個地區的局勢仍很緊張。格魯吉亞當局對其國家進行的重新武裝尤其讓人感到不安。一些沒有政治遠見的國家協助格魯吉亞重新武裝起來,恢複軍事基礎設施、培養專項用途的武裝力量。而且,在格魯吉亞境內進行軍事演習,外國軍用船只在格魯吉亞港口登陸也帶來了額外的不穩定性。這些都在促使第比利斯繼續開展軍事訓練、政治威脅以及挑撥鄰國間的關系。俄羅斯不會再對所發生的事情無動于衷了。所有人都很清楚,外高加索地區的穩定也是俄羅斯戰略安全的一個因素。

眾所周知,格魯吉亞當局撕毀了同俄羅斯的外交關系,給俄羅斯以及格魯吉亞兩國人民間傳統的長達幾個世紀的友誼與合作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然而,在俄羅斯,人們都堅信,這只是暫時的現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 所有回應必經本人檢閱後發佈 *